除法定情形外,当事人因诉讼能力不足而确实无法完成举证的,人民法院是否可以依职权主动调查收集证据?
来源∶
法图灵解法 2023-05-12 3333 次阅读
证据属于民事诉讼的实体内容。在辩论主义的诉讼模式之下,诉讼的实体内容由当事人决定,法院仅在特殊情况下,出于保护公共利益等需要进行有限地介入。
基于此,《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九十六条仅规定五种证据人民法院可以依职权主动调查收集,除这五种证据外,人民法院调查收集证据,必须依照当事人的申请进行。
这五种证据包括:
( 1 )涉及可能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的;
( 2 )涉及身份关系的;
( 3 )涉及公益诉讼的;
( 4 )当事人有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合法权益可能的;
( 5 )涉及依职权追加当事人、中止诉讼、终结诉讼、回避等程序性事项的。该条规定的五项情形非常明确,没有兜底条款,没有扩大适用的余地。
对于实践中有的当事人因诉讼能力不足而发生无法举证的情形,人民法院应当在不影响中立性的前提下,通过行使释明权,引导当事人提出调查收集证据的申请。凡不符合上述规定,又没有当事人申请为前提的,人民法院均不得依职权调查收集证据,否则即属于违反法定程序的行为。
-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2022修正)》 第九十六条 民事诉讼法第六十七条第二款规定的人民法院认为审理案件需要的证据包括: (一)涉及可能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的; (二)涉及身份关系的; (三)涉及民事诉讼法第五十八条规定诉讼的; (四)当事人有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合法权益可能的; (五)涉及依职权追加当事人、中止诉讼、终结诉讼、回避等程序性事项的。 除前款规定外,人民法院调查收集证据,应当依照当事人的申请进行。


还是不懂?点击免费提问
AI律师随时为您解答法律细节

- 其他法律问题
- 承担保证责任需要签订一个独立的保证合同吗?2023-01-06 5192 次阅读
- 哪些事项可以申请医疗损害鉴定?2023-07-17 3150 次阅读
- 离婚时公司股权如何处理?2023-04-20 4479 次阅读
- 执行被执行人的“收入”和被执行人的到期债权有何区别?2023-05-16 5091 次阅读
- 实质性剥夺股东知情权行为如何界定?2023-06-16 128 次阅读
- 商品房销售合同是什么?2023-06-25 122 次阅读
- 哪种原因离婚可以请求损害赔偿?2023-03-07 2757 次阅读
- 如果劳动者违反竞业限制,用人单位能否既主张违约金又主张赔偿损失?2023-05-06 3133 次阅读
- 母可否因孩子改姓而拒付抚养费?2023-03-28 2421 次阅读
- 分期付款买卖中,什么时候可以请求对方支付全部价款?2023-01-06 3475 次阅读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