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援助的申请条件?
来源∶
法图灵解法 2023-07-13 5045 次阅读
1、公民对下列需要代理的事项,因经济困难没有委托代理人的,可以向法律援助机构申请法律援助:
(1)请求国家赔偿;
(2)请求给予社会保险待遇或者最低生活保障待遇;
(3)请求发给抚恤金、救济金;
(4)请求给付赡养费、抚养费;
(5)请求支付劳动报酬;
(6)主张因见义勇为行为产生的民事权益;
2、刑事诉讼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公民可以向法律援助机构申请法律援助:
(1)犯罪嫌疑人在被侦查机关第一次讯问后或者采取强制措施之日起,因经济困难没有聘请律师的;
(2)公诉案件中的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或者近亲属,自案件移送审查起诉之日起,因经济困难没有委托诉讼代理人的;
(3)自诉案件的自诉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自案件被人民法院受理之日起,因经济困难没有委托诉讼代理人的;
3、公诉人出庭公诉的案件,如果被告人因经济困难或者其他原因没有委托辩护人,人民法院为被告人指定辩护时,法律援助机构应当提供法律援助。
- 《法律援助条例》 第十条 公民对下列需要代理的事项,因经济困难没有委托代理人的,可以向法律援助机构申请法律援助: (一)依法请求国家赔偿的; (二)请求给予社会保险待遇或者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 (三)请求发给抚恤金、救济金的; (四)请求给付赡养费、抚养费、扶养费的; (五)请求支付劳动报酬的; (六)主张因见义勇为行为产生的民事权益的。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可以对前款规定以外的法律援助事项作出补充规定。 公民可以就本条第一款、第二款规定的事项向法律援助机构申请法律咨询。
- 《法律援助条例》 第十一条 刑事诉讼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公民可以向法律援助机构申请法律援助: (一)犯罪嫌疑人在被侦查机关第一次讯问后或者采取强制措施之日起,因经济困难没有聘请律师的; (二)公诉案件中的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或者近亲属,自案件移送审查起诉之日起,因经济困难没有委托诉讼代理人的; (三)自诉案件的自诉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自案件被人民法院受理之日起,因经济困难没有委托诉讼代理人的。
- 《法律援助条例》 第十四条 公民就本条例第十条所列事项申请法律援助,应当按照下列规定提出: (一)请求国家赔偿的,向赔偿义务机关所在地的法律援助机构提出申请; (二)请求给予社会保险待遇、最低生活保障待遇或者请求发给抚恤金、救济金的,向提供社会保险待遇、最低生活保障待遇或者发给抚恤金、救济金的义务机关所在地的法律援助机构提出申请; (三)请求给付赡养费、抚养费、扶养费的,向给付赡养费、抚养费、扶养费的义务人住所地的法律援助机构提出申请; (四)请求支付劳动报酬的,向支付劳动报酬的义务人住所地的法律援助机构提出申请; (五)主张因见义勇为行为产生的民事权益的,向被请求人住所地的法律援助机构提出申请。


还是不懂?点击免费提问
AI律师随时为您解答法律细节

- 其他法律问题
- 劳动合同被确认无效后,能否获得劳动报酬?2023-04-17 3804 次阅读
-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订立劳动合同中,是否必须约定试用期?2023-09-20 4537 次阅读
- 交通事故发生后电动自行车经鉴定为机动车的,由谁承担赔偿责任?2023-04-07 5084 次阅读
- 物业可以擅自出租小区共用部位吗?2023-04-11 3981 次阅读
- 交强险的免责范围?2023-04-07 3608 次阅读
- 公司在入职后实习期间提供上岗培训一周,如果员工在培训完后就马上离职,培训期间是否可以不计算薪资待遇?2023-09-19 3424 次阅读
- 申请宅基地需要经过哪些相关程序?2023-03-27 4587 次阅读
- 法定继承人有哪些?2023-04-04 4827 次阅读
- 如果招聘的劳动者负有竞业限制义务,对于新用人单位有什么风险?2023-05-06 4529 次阅读
- 表演者享有哪些著作权权利?2023-06-14 4359 次阅读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