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者在哪些情况下需要承担违约责任?
来源∶
法图灵解法 2023-01-05 2889 次阅读
违约金作为承担违约责任的主要形式,一向是用人单位绑住劳动者的“紧箍咒”。但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在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的劳动合同约定中,严格限定了违约金的约定条件,规定单位只有在“培训服务期”和“竞业限制”这两种情形下,才能设定违约金。也就是说,除非劳动者在约定的培训服务期满前离职,或违反了保密协议、竞业限制的约定,否则劳动者无需向单位支付任何违约金。因此,2008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实施之后,如果在不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规定的需承担违约责任的两种情况下,劳动者提出,是无需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的,想炒老板鱿鱼的劳动者尽可以“挥一挥衣袖不留下一分血汗钱了”。
还是不懂?点击免费提问
AI律师随时为您解答法律细节
- 其他法律问题
- 老公外出打工,我该在哪个法院起诉离婚?2023-05-25 2935 次阅读
- 退休后继续工作还算是雇佣关系吗?2023-07-27 4813 次阅读
- 签订拆迁补偿协议有什么注意事项?2023-03-09 4757 次阅读
- 在单位工作期间得病了,辞职后可以要求公司给赔偿吗?2023-12-07 3758 次阅读
- 未对劳动者进行离岗前职业健康检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吗?2024-01-08 2385 次阅读
- 违反法律规定的特殊授权要求的行为,构成表见代理吗?2023-05-17 4158 次阅读
- 自然人之间签订了借款合同,但并未实际出借,合同是否成立?2023-04-03 5188 次阅读
- 员工主动声明不需要购买“五险”是否具有法律效力?2023-09-19 4498 次阅读
- 父母双方协议轮流直接抚养子女,可以支持吗?2023-05-06 3776 次阅读
- 交通事故导致孕妇流产,能要求精神损害赔偿吗?2023-04-07 2807 次阅读
客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