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如何准确把握案外人提出异议的期限?
来源∶
法图灵解法 2023-05-09 3846 次阅读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办理执行异议和复议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第六条第二款规定:“案外人依照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二十五条规定提出异议的,应当在异议指向的执行标的执行终结之前提出;执行标的由当事人受让的,应当在执行程序终结之前提出。”
上述规定的“执行标的执行终结之前”,是指人民法院处分执行标的所需履行的法定手续全部完成之前。对于不动产、法律规定需要登记的动产或者其他财产权,是指协助办理过户登记的通知书送达之前。如后续需要腾退房屋的,可以放宽至房屋腾退交付之前;对于其他动产或者银行存款类财产,是指交付或者拨付给申请执行人之前。
“执行程序终结之前”,是指申请执行人请求强制执行的权利已得到全部实现,执行程序已经完全终结。


还是不懂?点击免费提问
AI律师随时为您解答法律细节

- 其他法律问题
- 如何立遗嘱?立遗嘱需要注意哪些事项?2023-04-04 4338 次阅读
- 享有合同撤销权的当事人仅限于受损害的一方,而不是获得利益的一方2023-06-09 4876 次阅读
- 哪些案件被限制会见?2023-04-06 3888 次阅读
- 因为琐事争吵,怎么认定正当防卫?2023-03-20 2886 次阅读
- 针对部分原业主已通过房屋中介将房屋买卖,新业主还没到物业处登记,原业主也不知道新业主电话,房屋也是空置状态,物业费怎么缴?2023-03-08 3388 次阅读
- 不可继承的财产包含哪些?2023-04-03 4239 次阅读
- 未签劳动合同时,哪些情况下可认定双方有劳动关系?2023-04-17 3442 次阅读
- 商标注册完成后不使用会有什么后果?2023-06-12 3895 次阅读
- “风险”的界定?2023-06-25 273 次阅读
- 股东查阅会计账簿具有不正当目的的认定问题2023-06-16 65 次阅读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