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当初订合同时没欺诈,但在实际履行中却耍了花招,这样的合同能被撤销吗?
来源∶
法图灵解法 2023-06-09 4561 次阅读
不构成。
当事人订约时没有欺诈故意,而在实际履行合同时实施了欺诈行为的,该合同不属于可撤销合同。
因欺诈签订的合同,须当事人的欺诈故意产生于订立合同时,当事人履行合同中的欺诈故意仅仅是订约时欺诈故意的继续。如果当事人订约时没有欺诈故意,准备按约定履行合同,但在实际履行时,又产生了欺诈故意,并实施了欺诈行为,例如以赝品冒充真迹履行交付标的物的义务,则不产生否认合同效力的结果,其故意欺诈过错,不能溯及到合同订立时,合同履行中的欺诈可导致合同的解除,也是当事人承担违约责任的主观要件。


还是不懂?点击免费提问
AI律师随时为您解答法律细节

- 其他法律问题
- 股东滥用公司法人格的行为必须给公司债权人造成严重的损害,且这种损害不能通过公司自身获得赔偿的,方可适用公司法人格否认制度2023-06-13 201 次阅读
- 约定为连带保证,保证人在什么时情况下承担保证责任?2023-03-03 3948 次阅读
- *当事人在民政局协议离婚后,又以原《婚姻法》第46条提起离婚损害赔偿,人民法院应如何处理?2023-07-27 5038 次阅读
- 公司logo注册商标流程2023-03-08 4825 次阅读
- 主播和平台的劳动关系2023-01-06 3518 次阅读
- 重复抵押是否有效?2023-07-27 3589 次阅读
- 劳动争议应该向哪个法院起诉?2023-04-19 4554 次阅读
- 股东提起公司决议效力诉讼,但仅将其他股东或者董事列为被告,而未将公司列为被告的,应告知原告变更被告,原告坚持不变更的,法院不予受理,已受理的,应裁定驳回起诉2023-06-12 104 次阅读
- 未对劳动者进行离岗前职业健康检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吗?2024-01-08 2320 次阅读
- 表见代理的成立,要求相对人必须是善意且无过失吗?2023-05-17 2932 次阅读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