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社擅自刊登未成年人作品属于侵权行为
来源∶
法图灵解法 2023-03-16 3501 次阅读
读小学的赵某在市教委组织的儿童绘画比赛中获得了一等奖。市教委下属的一家美术杂志社闻讯后即来信表示,他们将出一期儿童作品专刊,希望赵某能寄来几幅作品供他们挑选,赵某父亲收信后给杂志社寄去了三幅作品,但之后一直没有回音。
第二年6月,赵某父亲在该杂志社的期刊上发现有赵某的两幅作品,但没有给赵某署名,便立即找到杂志社,质问为何不通知赵某作品已被选用,而且既不支付稿酬也不署名。然而该杂志社称,赵某年仅8岁,还是未成年人,还不能享有著作权,因此没必要署名。杂志社发表赵某的作品是教委对其成绩的肯定,没有必要支付稿酬。
未成年人是依法享有著作权的。根据我国著作权的相关规定,任何自然人都享有本人所创作作品的著作权。无论是未成年人或是成年人,都平等地享有民事权利能力,著作权是一项民事权利,未成年人完全享有著作权,享有署名权和获得报酬权。
文学作品著作权受到侵犯如何维权
1、自行协商。
如果双方能在侵权行为发生之后和解,则既可以使著作权人迅速有效地实现和维护自己的权益,也可以使侵权人避免声誉的损害。不愿意协商或者协商不成,当事人可以直接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2、调解。
指双方当事人在第三人的协助下协商解决纠纷调解人的范围十分广泛,双方可以选择著作权行政管理机关、人民调解委员会、律师等双方信任的机关或者个人来主持调解。但调解必须建立在自愿原则的基础上,只要有一方不愿意进行调解,则不可以强行调解。调解的目的在于促成双方达成一致协议,但调解协议没有法律执行力,只要一方反悔,则调解协议就失去效力。调解不是解决著作权纠纷的必经程序,当事人愿意调解、达不成调解协议或调解后反悔的,都可以直接向法院起诉。
3、仲裁。
双方当事人可以根据达成的书面仲裁协议或者著作权合同中的仲裁条款,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仲裁往往仅限于合同纠纷,而且提请仲裁必须有书面协议或书面的仲裁条款。当事人之间有效的仲裁协议是排除法院的管辖权的,而且仲裁庭作出的仲裁裁决为终局裁决,裁决作出后,当事人就同一著作权纠纷再申请仲裁或向人民法院起诉,促裁委员会或者人民法院不会受理。仲裁作出的裁决是具有法律效力的,当事人应当履行。当事人一方不履行仲裁定的,另一方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如果人民法院认为仲裁裁决有法定不应执行的情形的,当事人双方可以重新达成仲裁协议并依据该仲裁协议申请仲裁,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4、民事诉讼。
发生著作权纠纷后,如果双方不愿意协商或者协商不成;不愿意调解协议或是调解后反悔的;而且当事人没有有书面仲裁协议,也没有在著作权合同中订立仲裁条款的;或是虽经仲裁裁决但人民法院认为仲裁裁决有法定不应执行的情形的,都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诉讼是解决民事争端的终极途径。民事诉讼既适用于侵权纠纷,也适用于合同纠纷。
当然,著作权人在受到他人侵犯时,也可以向著作权行政管理机关申请保护,著作权行政管理机关依其申请(也可依职权)给予侵权人行政处罚。如果当事人不服著作权行政管理机关的行政处罚决定,则可以申请复议或向人民法起诉。
- 《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2020修正)》 第三条 本法所称的作品,是指文学、艺术和科学领域内具有独创性并能以一定形式表现的智力成果,包括: (一)文字作品; (二)口述作品; (三)音乐、戏剧、曲艺、舞蹈、杂技艺术作品; (四)美术、建筑作品; (五)摄影作品; (六)视听作品; (七)工程设计图、产品设计图、地图、示意图等图形作品和模型作品; (八)计算机软件; (九)符合作品特征的其他智力成果。
- 《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2020修正)》 第九条 著作权人包括: (一)作者; (二)其他依照本法享有著作权的自然人、法人或者非法人组织。
还是不懂?点击免费提问
AI律师随时为您解答法律细节
- 其他经典案例
- 劳动者应诚信履约,不得通过恶意诉讼获取不法利益2024-01-08 4882 次阅读
- 网购产品出现质量问题,带货主播是否承担赔偿责任?2024-04-17 3088 次阅读
发生交通事故主次责任的认定2023-02-02 3895 次阅读
王某对于合同买卖存在重大误解申请撤销2023-03-13 3890 次阅读
王某起诉婆婆争回孩子抚养权2023-03-16 4104 次阅读
单位规章制度对员工下班后行为无普遍适用效力2023-10-12 3953 次阅读
委托技术开发知识产权归谁?2023-03-15 4132 次阅读- 老年人投保履行告知义务获得赔偿16万2023-09-19 2999 次阅读
老人死亡,亲属起诉养老机构2023-05-22 329 次阅读- 下班走路回家摔成骨折不被认定为工伤2023-09-19 4714 次阅读
客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