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某诉航空公司等侵犯隐私权纠纷案
来源∶
法图灵解法 2023-05-22 386 次阅读
庞某委托其助理通过北京趣拿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趣拿公司)运营的去哪儿网购买中国东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航公司)机票,其后收到诈骗短信,短信内容中显示有庞某航班的起飞时间、降落时间、机场名称、航班号。庞某认为,自己的手机号及确切的航班信息只有趣拿公司和东航公司掌握,因而其断定是二公司泄露了其个人信息,于是诉至法院,要求二公司赔偿精神损害抚慰金1000元。
法院在本案中认定,原告庞某的非隐私信息与隐私信息结合之后已形成不可分的权利整体,应当按照隐私权的保护规则一体救济。被告东航公司和趣拿公司掌握了原告庞某的身份证号、手机号和航程信息,其后,相关信息又在合理时间内发生泄露,根据高度盖然性的证明标准,足以认定信息泄露系二被告导致,故二被告构成对原告隐私权的侵犯,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于2017年3月27日终审判决,判决被告趣拿公司、东航公司向庞某赔礼道歉。
互联网时代下,各类数据信息高速流通、海量传播、高度共享,在给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对个人信息安全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本案确立了可通过隐私权对个人信息安全予以保护的规则,明确了认定个人信息泄露应适用民事证据高度盖然性证明标准,在现行法律体系下对保护个人信息安全提供了有益探索和规则指导,对规范网络平台行为,维护个人信息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还是不懂?点击免费提问
AI律师随时为您解答法律细节

- 其他经典案例
- 郝某犯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一案2023-03-14 3071 次阅读
- 在多条道路“碰瓷”共48次,四男子被判诈骗罪2023-03-16 4446 次阅读
- 林某等人侵犯公民个人信息案2023-04-17 2706 次阅读
- 用人单位以高薪引诱劳动者从原单位离职,被法院判赔!2024-06-26 2772 次阅读
- 未成年人崔某等人绑架、杀害山某等人一案2023-03-16 2619 次阅读
- 劳动者可要求仅为其购买工伤保险的用人单位支付经济补偿2023-12-15 4521 次阅读
- 因兴趣收藏枪支是否构成犯罪?2025-07-22 3322 次阅读
- 男子利用职务便利侵吞公司货款获刑入狱2023-08-22 3011 次阅读
- 捡到贵重物品丢弃被判赔偿2023-07-21 5008 次阅读
- 劳动者不履行用人单位合理调岗被辞退!2024-06-06 3416 次阅读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