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约配送员与平台企业之间是否存在劳动关系?
来源∶
法图灵解法 2023-12-12 2635 次阅读
徐某从某科技公司餐饮外卖平台骑手入口注册成为网约配送员,并在线订立了《网约配送协议》,协议载明:徐某同意按照平台发送的配送信息自主选择接受服务订单,接单后及时完成配送,服务费按照平台统一标准按单结算。
从事餐饮外卖配送业务期间,公司未对徐某上线接单时间提出要求,徐某每周实际上线接单天数为3至6天不等,每天上线接单时长为2至5小时不等。平台按照算法规则向一定区域内不特定的多名配送员发送订单信息,徐某通过抢单获得配送机会,平台向其按单结算服务费。出现配送超时、客户差评等情形时,平台核实情况后按照统一标准扣减服务费。
后徐某向平台客服提出订立劳动合同、缴纳社会保险费等要求,被平台客服拒绝,遂向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徐某在某科技公司餐饮外卖平台上注册成为网约配送员,其与某科技公司均具备建立劳动关系的主体资格。认定徐某与某科技公司之间是否符合确立劳动关系的情形,需要查明某科技公司是否对徐某进行了较强程度的劳动管理。从用工事实看,徐某须遵守某科技公司制定的餐饮外卖平台配送服务规则,其订单完成时间、客户评价等均作为平台结算服务费的依据,但平台对其上线接单时间、接单量均无要求,徐某能够完全自主决定工作时间及工作量,因此,双方之间人格从属性较标准劳动关系有所弱化。某科技公司掌握徐某从事网约配送业务所必需的数据信息,制定餐饮外卖平台配送服务费结算标准和办法,徐某通过平台获得收入,双方之间具有一定的经济从属性。虽然徐某依托平台从事餐饮外卖配送业务,但某科技公司并未将其纳入平台配送业务组织体系进行管理,未按照传统劳动管理方式要求其承担组织成员义务,因此,双方之间的组织从属性较弱。综上,虽然某科技公司通过平台对徐某进行一定的劳动管理,但其程度不足以认定劳动关系。
1、首先如何区分劳动者与用工单位是劳动关系,还是劳务关系?
劳动者与用工单位之间是否存在人格从属性、经济从属性、组织从属性,如果存在则构成劳动关系(具体见上述法图说法)。
2、用工之间存在劳动关系,出现事故的处理方式。
劳动者与用工单位之间存在劳动关系,应当按照工伤保险待遇标准赔偿各项治疗费用。
3、劳动纠纷维权方式一般有:
1.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
2.向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基层人民调解组织或者在乡镇、街道设立的具有劳动争议调解职能的组织申请调解;
3.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4.对仲裁裁决不服,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还是不懂?点击免费提问
AI律师随时为您解答法律细节

- 其他经典案例
- 仓库门外抽烟被撞未认定工伤,判决撤了重作!2024-09-25 2405 次阅读
- 未办理结婚登记同居后李某要求返还彩礼2023-02-02 4771 次阅读
- 楼层外墙是否属于业主专有?2023-03-01 2762 次阅读
- 男子发现大儿子并非亲生,起诉离婚获赔21万2023-03-14 4947 次阅读
- 担保物被毁损,还要不要承担担保责任?2023-03-02 3112 次阅读
- 一物二卖,谁能取得字画所有权?2023-03-01 4759 次阅读
- 用人单位须通过民主程序制定并向劳动者公示规章制度2024-01-30 2440 次阅读
- 张某立遗嘱将房产给妻子其父母认为无效2023-03-13 4320 次阅读
- 解除加盟因超出“冷静期”被驳回2023-08-22 3204 次阅读
- 员工自愿签订放弃社保承诺书无效2023-09-19 3548 次阅读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