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某等人诉商家网络侵权责任纠纷案
来源∶
法图灵解法 2023-03-31 2883 次阅读
原告张某等人因不满被告某商家的“剧本杀”游戏服务,上网发布“差评”,该商家遂在微信公众号发布与张某等人的微信群聊记录、游戏包厢监控视频录像片段、微信个人账号信息,还称“可向公众提供全程监控录像”。张某等人认为商家上述行为侵害其隐私权和个人信息权益,起诉要求商家停止侵权、赔礼道歉及赔偿精神损失等。
法院认为,消费者在经营者提供的包间内的活动具有私密性,商家为了澄清“差评”通过微信公众号公开监控录像,构成对消费者隐私权的侵害;商家未经张某等人同意公布其微信个人账号信息,侵害了张某等人的个人信息权益。商家应立即停止公开监控录像,删除公众号文章,并在微信公众号发布致歉声明,并向张某等人赔偿精神损害抚慰金。
评价机制在网络消费领域中的作用日益明显,消费者提出批评意见的权利应予保护。
经营者对其因提供商品或服务而获取的消费者个人信息负有保护义务,经营者公开回应消费者“差评”时,应注意不得侵犯消费者隐私权和个人信息权益。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零三十二条 自然人享有隐私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刺探、侵扰、泄露、公开等方式侵害他人的隐私权。 隐私是自然人的私人生活安宁和不愿为他人知晓的私密空间、私密活动、私密信息。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零三十三条 除法律另有规定或者权利人明确同意外,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实施下列行为: (一)以电话、短信、即时通讯工具、电子邮件、传单等方式侵扰他人的私人生活安宁; (二)进入、拍摄、窥视他人的住宅、宾馆房间等私密空间; (三)拍摄、窥视、窃听、公开他人的私密活动; (四)拍摄、窥视他人身体的私密部位; (五)处理他人的私密信息; (六)以其他方式侵害他人的隐私权。
还是不懂?点击免费提问
AI律师随时为您解答法律细节
- 其他经典案例
- 旷工期间有休息日会中断“连续旷工”吗?2024-03-22 4091 次阅读
男子发现大儿子并非亲生,起诉离婚获赔21万2023-03-14 4975 次阅读
婚庆公司印错新人名字判赔三千元2023-07-28 2521 次阅读- 行政复议机关亦应作为行政诉讼的共同被告2024-01-18 5081 次阅读
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是否需要审批?2023-03-02 3044 次阅读
林某等人侵犯公民个人信息案2023-04-17 2780 次阅读- 程序不合法,《房屋征收补偿决定书》被撤销2023-09-19 4705 次阅读
- 员工装病请假被开除,公司却赔偿39万!2023-12-27 2325 次阅读
- 下班后在家猝死,不被认定为工伤2023-09-19 2506 次阅读
任某起诉某平台只退单程票价,法院判全退2023-04-17 2401 次阅读
客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