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公司签订合作合同提供服务被认定为劳动关系
来源∶
法图灵解法 2023-09-19 2963 次阅读
刘某与某信息技术公司订立为期1年的《车辆管理协议》,约定:刘某与某信息技术公司建立合作关系;刘某自备中型面包车1辆提供货物运输服务。某信息技术公司通过平台与客户结算货物运输费,每月向刘某支付包月运输服务费6000元及奖励金,油费、过路费、停车费等另行报销。
刘某从事运输工作期间,,每日在公司平台签到并接单,按公司规章制度完成货物运输服务。
后某信息技术公司与刘某订立《车辆管理终止协议》,载明公司因调整运营规划,与刘某协商一致提前终止合作关系。双方对是否存在劳动关系,是否应当支付经济补偿产生争议,刘某遂向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请求裁决某信息技术公司支付解除劳动合同经济补偿。
虽然某信息技术公司与刘某订立《车辆管理协议》约定双方为合作关系,但依据相关法律规定和政策精神,仍应根据用工事实认定双方之间的法律关系性质。某信息技术公司要求须由刘某本人驾驶车辆,通过平台向刘某发送工作指令、监控刘某工作情况,并依据公司规章制度对刘某进行奖惩;刘某须遵守某信息技术公司规定的工作时间、工作量等要求,体现了较强的人格从属性。某信息技术公司占有用户需求数据信息,单方制定服务费用结算标准;刘某从业行为具有较强持续性和稳定性,其通过平台获得的服务费用构成其稳定收入来源,体现了明显的经济从属性。某信息技术公司将刘某纳入其组织体系进行管理,刘某是其稳定成员,并以平台名义对外提供服务,从事的货物运输业务属于某信息技术公司业务的组成部分,体现了较强的组织从属性。
综上,某信息技术公司对刘某存在明显的劳动管理行为,符合确立劳动关系的情形,应当认定双方之间存在劳动关系。某信息技术公司与刘某订立《车辆管理终止协议》,实际上构成了劳动关系的解除,因此,对刘某要求某信息技术公司支付经济补偿的仲裁请求,应当予以支持。
1、首先如何区分劳动者与用工单位是劳动关系,还是劳务关系?
劳动者与用工单位之间是否存在人格从属性、经济从属性、组织从属性,如果存在则构成劳动关系(具体见上述法图说法)。
2、用工之间存在劳动关系,出现事故的处理方式。
劳动者与用工单位之间存在劳动关系,应当按照工伤保险待遇标准赔偿各项治疗费用。
3、劳动纠纷维权方式一般有:
1.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
2.向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基层人民调解组织或者在乡镇、街道设立的具有劳动争议调解职能的组织申请调解;
3.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4.对仲裁裁决不服,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七条 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即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用人单位应当建立职工名册备查。


还是不懂?点击免费提问
AI律师随时为您解答法律细节

- 其他经典案例
- 劳动者应当如实说明学历等基本情况2023-08-25 3338 次阅读
- 离婚后发现前夫在婚内赠与第三者财物,能否要求返还?2023-12-15 4091 次阅读
- 网购保健食品获赔十倍赔偿金2023-06-30 220 次阅读
- 老人有权解除遗赠扶养协议,但应偿还扶养费用2023-11-24 3590 次阅读
- 某公司厂房被城管强制拆除一案2023-03-16 5265 次阅读
- 张某被前夫骚扰,申请人身安全保护令2023-04-17 3889 次阅读
- 在网络平台上采用侮辱、诽谤方式侵害卫国戍边英雄烈士名誉、荣誉构成犯罪并应承担民事责任2023-10-24 3586 次阅读
- 胡某与携程APP消费欺诈纠纷——“大数据杀熟第一案”2023-05-18 531 次阅读
- 车辆在办理过户手续期间发生交通事故,承担赔偿责任一案2023-02-02 5972 次阅读
- 单位规章制度对员工下班后行为无普遍适用效力2023-10-12 3772 次阅读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