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人单位医疗期内违法解除劳动合同,赔偿金应以劳动者正常工作状态下的工资作为计算标准
2021年9月1日,王某到xxx公司工作,2022年3月14日被诊断为xxx导管癌,后王某未到xxx公司提供劳动。2022年12月21日,xxx公司向王某作出《医疗期满复工通知书》,通知王某医疗期已经结束,要求王某于2022年12月25日到公司上班。2022年12月26日,王某向xxx公司作出《医疗期满复工答复书》,认为其医疗期并没有届满,并附医疗期满复工通知书复印件及诊断证明复印件。2022年12月27日,xxx公司对王某作出《通知》,载明“……您已于2022年12月25日起开始旷工,旷工超过7日,我司将按照旷工开除处理”。2023年1月3日,xxx公司对王某作出《解除劳动关系通知书》,解除了双方之间的劳动关系。王某申请仲裁裁决仲裁委员会裁决xxx公司支付王某违法解除赔偿金46000元。王某不服裁决起诉。
xxx公司通知王某解除劳动关系时,王某正处于医疗期内,且xxx公司解除劳动关系前亦未通知工会,故xxx公司系违法解除劳动合同,应当向王某支付经济赔偿金。劳动合同解除前王某正常工作状态下的十二个月平均工资为4089元,故xxx公司应支付王某经济赔偿金102225元。故法院最终判决xxx公司应支付王某经济赔偿金102225元、病假工资(疾病救济费)差额929元。
赔偿金是对用人单位违反法律规定侵犯劳动者权益的一种惩罚性赔偿,其目的是通过提高用人单位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成本,进而遏制用人单位违法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而医疗期的设置本质在于保障劳动者患病时享受医疗与休养的权益,用人单位在医疗期内违法解除劳动合同,若以医疗期内的病假工资作为计算赔偿金的标准对劳动者明显不公,也失去了赔偿金惩戒的作用,有违立法本意。因此,用人单位在医疗期内违法解除劳动合同,司法实践中通常以劳动者正常工作状态下的工资作为计算赔偿金的标准。
-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三十九条 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二)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 (三)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 (四)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 (六)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四十三条 用人单位单方解除劳动合同,应当事先将理由通知工会。用人单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规定或者劳动合同约定的,工会有权要求用人单位纠正。用人单位应当研究工会的意见,并将处理结果书面通知工会。
-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四十七条 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 本条所称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
-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四十八条 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劳动者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继续履行;劳动者不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已经不能继续履行的,用人单位应当依照本法第八十七条规定支付赔偿金。
-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八十七条 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应当依照本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的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


还是不懂?点击免费提问
AI律师随时为您解答法律细节

- 其他经典案例
- 劳动者正当举报却被公司开除,法院判赔近3万元!2024-07-05 3953 次阅读
- 户籍不在当地拆迁也可补偿2023-09-18 4303 次阅读
- 劳动者签订“放弃加班费协议”,无效!2023-09-19 4044 次阅读
- 健身房练习“空中瑜伽”致十级伤残谁的责任?2023-08-22 4795 次阅读
- 张某诉周某网络买卖合同纠纷案2023-03-31 3195 次阅读
- 被挂靠单位应对劳动者承担工伤保险主体责任2024-03-07 3193 次阅读
- 吴某与某空调安装公司工伤认定赔偿一案2023-02-02 4839 次阅读
- 因考勤记录而败诉的劳资纠纷2024-01-18 4405 次阅读
- 与公司签订合作合同提供服务被认定为劳动关系2023-09-19 2980 次阅读
- 用人单位以高薪引诱劳动者从原单位离职,被法院判赔!2024-06-26 2743 次阅读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