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事人的履行行为可以补正合同变更形式的瑕疵吗?
来源∶
法图灵解法 2023-06-23 119 次阅读
可以。
《民法典》第四百六十九条第一款规定:“当事人订立合同,可以采用书面形式、口头形式或者其他形式。”
该条明确了在法律、行政法规没有强制性规定的情形下合同形式采意思自由原则。
据此,合同形式应当视为证明合同成立的依据,原则上不能将其当作合同成立或生效的要件。结合《民法典》第四百九十条来看,在当事人未采用约定的书面形式时,如果一方已经履行主要义务,对方接受的,该合同成立。这一条款规定的履行补救行为,体现了立法机关鼓励交易的指导思想。在判断合同当事人的行为来推定当事人之间具有一种合意,必须要求当事人双方都从事了某种行为,还要履行了主要义务。即使当事人在合同中约定合同任何变更必须以书面形式作出,是否采用书面形式也不是判断合同变更成立与否的绝对要件,其关键还在于是否形成了变更合意,即判断合同条款是否发生变更,应当结合当事人之间是否达成以履行行为变更合同条款的合意进行判断。


还是不懂?点击免费提问
AI律师随时为您解答法律细节

- 其他法律问题
- 商标注册完成后不使用会有什么后果?2023-06-12 3927 次阅读
- 对《刑法》第三百五十条第二款“明知他人制造毒品而为其生产、买卖、运输用于制造毒品的原料、配剂,认定制造毒品罪的共犯”,适用时应当注意哪些问题?2023-05-10 5113 次阅读
- 在债权转让时,需要告知欠债人吗?2023-07-23 3375 次阅读
- 对于未完工工程,如何认定其质量是否合格?2023-06-06 4331 次阅读
- 劳动合同中一定期限内“不得结婚、不得生育”类似条款是否有效?2023-04-17 4945 次阅读
- 什么是不当得利?2023-01-06 3247 次阅读
- 浮动抵押财产确定的事由包括哪些?2023-07-01 4929 次阅读
- 股东滥用公司法人格的行为必须给公司债权人造成严重的损害,且这种损害不能通过公司自身获得赔偿的,方可适用公司法人格否认制度2023-06-13 170 次阅读
- 什么人可以签订“竞业限制”协议?2023-01-05 4338 次阅读
- 酒后骑自行车算酒驾吗?2024-11-22 4137 次阅读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