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实行包薪制,也可能需要支付加班费
来源∶
法图灵解法 2023-09-18 2646 次阅读
周某于2020年7月入职某汽车服务公司,双方订立的劳动合同约定月工资为4000元(含加班费)。
2021年2月,周某因个人原因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并认为即使按照当地最低工资标准认定其法定标准工作时间工资,某汽车服务公司亦未足额支付加班费,要求支付差额。
某汽车服务公司认可周某加班事实,但以劳动合同中约定的月工资中已含加班费为由拒绝支付。周某向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简称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请求裁决某公司支付加班费差额。
该案中,根据周某实际工作时间折算,即使按照当地最低工资标准认定周某法定标准工作时间工资,并以此为基数核算加班费,也超出了4000元的约定工资,表明某汽车服务公司未依法足额支付周某加班费。
故某汽车服务公司应当支付周某加班费差额。
一、根据《劳动合同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用人单位可以依法自主确定本单位的工资分配方式和工资水平,并与劳动者进行相应约定,但不得违反法律关于最低工资保障、加班费支付标准的规定。
二、劳动者在工作过程中工对自己工作的相关证据应予以收集,如劳动合同、打卡记录、工资凭条、工牌、工作会议纪要、微信工作群聊天内容、加班材料等与工作有关的证据,当自己的权益受到侵害时才有证据提供。
三、劳动纠纷维权方式一般有:
1.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
2.向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基层人民调解组织或者在乡镇、街道设立的具有劳动争议调解职能的组织申请调解;
3.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4.对仲裁裁决不服,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第四十七条 用人单位根据本单位的生产经营特点和经济效益,依法自主确定本单位的工资分配方式和工资水平。
-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第四十八条 国家实行最低工资保障制度。最低工资的具体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报国务院备案。 用人单位支付劳动者的工资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
- 《最低工资规定》 第三条 本规定所称最低工资标准,是指劳动者在法定工作时间或依法签订的劳动合同约定的工作时间内提供了正常劳动的前提下,用人单位依法应支付的最低劳动报酬。 本规定所称正常劳动,是指劳动者按依法签订的劳动合同约定,在法定工作时间或劳动合同约定的工作时间内从事的劳动。劳动者依法享受带薪年休假、探亲假、婚丧假、生育(产)假、节育手术假等国家规定的假期间,以及法定工作时间内依法参加社会活动期间,视为提供了正常劳动。


还是不懂?点击免费提问
AI律师随时为您解答法律细节

- 其他经典案例
- 构成消费欺诈获判承担价款三倍的惩罚性赔偿2023-06-29 242 次阅读
- 朋友酒驾致人死亡,车主、借车人、酒驾人、酒局参与人,谁该承担责任?2023-08-29 3734 次阅读
- 老人有权解除遗赠扶养协议,但应偿还扶养费用2023-11-24 3604 次阅读
- 在职员工违反竞业限制协议判赔十万元2023-08-29 4881 次阅读
- 任何形式的放弃社保行为均属无效!2024-06-06 4083 次阅读
- 员工受伤后,用人单位应在30日内申报工伤认定2023-12-12 5037 次阅读
- 物业擅自在小区公共区域投放广告被业主起诉2023-03-16 3061 次阅读
- 一人公司的股东要对公司债务承担连带责任吗?2025-07-01 3646 次阅读
- 张某被前夫骚扰,申请人身安全保护令2023-04-17 3904 次阅读
- 由用人单位支付的各项工伤保险待遇应由实际用人单位承担2024-01-19 4456 次阅读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