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实行包薪制,也可能需要支付加班费
来源∶
法图灵解法 2023-09-18 2603 次阅读
周某于2020年7月入职某汽车服务公司,双方订立的劳动合同约定月工资为4000元(含加班费)。
2021年2月,周某因个人原因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并认为即使按照当地最低工资标准认定其法定标准工作时间工资,某汽车服务公司亦未足额支付加班费,要求支付差额。
某汽车服务公司认可周某加班事实,但以劳动合同中约定的月工资中已含加班费为由拒绝支付。周某向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简称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请求裁决某公司支付加班费差额。
该案中,根据周某实际工作时间折算,即使按照当地最低工资标准认定周某法定标准工作时间工资,并以此为基数核算加班费,也超出了4000元的约定工资,表明某汽车服务公司未依法足额支付周某加班费。
故某汽车服务公司应当支付周某加班费差额。
一、根据《劳动合同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用人单位可以依法自主确定本单位的工资分配方式和工资水平,并与劳动者进行相应约定,但不得违反法律关于最低工资保障、加班费支付标准的规定。
二、劳动者在工作过程中工对自己工作的相关证据应予以收集,如劳动合同、打卡记录、工资凭条、工牌、工作会议纪要、微信工作群聊天内容、加班材料等与工作有关的证据,当自己的权益受到侵害时才有证据提供。
三、劳动纠纷维权方式一般有:
1.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
2.向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基层人民调解组织或者在乡镇、街道设立的具有劳动争议调解职能的组织申请调解;
3.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4.对仲裁裁决不服,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第四十七条 用人单位根据本单位的生产经营特点和经济效益,依法自主确定本单位的工资分配方式和工资水平。
-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第四十八条 国家实行最低工资保障制度。最低工资的具体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报国务院备案。 用人单位支付劳动者的工资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
- 《最低工资规定》 第三条 本规定所称最低工资标准,是指劳动者在法定工作时间或依法签订的劳动合同约定的工作时间内提供了正常劳动的前提下,用人单位依法应支付的最低劳动报酬。 本规定所称正常劳动,是指劳动者按依法签订的劳动合同约定,在法定工作时间或劳动合同约定的工作时间内从事的劳动。劳动者依法享受带薪年休假、探亲假、婚丧假、生育(产)假、节育手术假等国家规定的假期间,以及法定工作时间内依法参加社会活动期间,视为提供了正常劳动。


还是不懂?点击免费提问
AI律师随时为您解答法律细节

- 其他经典案例
- 无资质人员高处作业摔伤,谁担责?2024-09-26 2845 次阅读
- 捡到贵重物品丢弃被判赔偿2023-07-21 4913 次阅读
- 仅举行结婚仪式未登记,法院判决返回彩礼2023-09-19 4072 次阅读
- 平等协商签订《合作协议》不被认定为劳动关系2023-12-12 2224 次阅读
- 留学生私下换汇,仅获利3000元,竟被挂网逃?2024-08-12 4999 次阅读
- 行政复议机关亦应作为行政诉讼的共同被告2024-01-18 4768 次阅读
- 未办理登记的不动产抵押合同的效力?2023-03-02 2556 次阅读
- 婚前取得股权,婚后增值部分属于夫妻共同财产吗?2023-12-20 4147 次阅读
- 劳动者违反竞业禁止约定应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2023-09-20 5025 次阅读
- 出借现金给他人,对方不认借条如何维权?2023-08-22 3973 次阅读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