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生私下换汇,仅获利3000元,竟被挂网逃?
张某在澳洲读研,假期回国躺着家里刷手机,某一天,留学生交流群里有个人加她好友,说想换澳币,双方约定好汇率及兑换数额,张某算下来自己可以赚3000块的差额,就与对方达成了交易。假期结束后张某又回到了澳洲,开始了忙碌的学习生活。
但没过多久,张某接到国内某地警察叔叔打来的电话,被告知:你系被通缉的电信网络诈骗在逃人员,望尽快回国接受调查。张某经查询得知,自己卡里接收的帮人换汇得来的5万元竟被三地警方冻结,且冻结余额显示为负几万。这时张某才后知后觉,原来找她换汇的那个人有问题。但是当张某想联系此人询问情况,发现不知什么时候,自己早已被拉黑。
张某后悔不已,自己马上就要毕业了,原本和男朋友商量好毕业后在澳洲工作,并且自己也已经拿到了几家公司的offer,如果回国,可能就直接被刑拘了,短期内肯定是无法出国的,但这事儿不处理吧,卡一直被冻着确实不方便,另外,父母都还在老家呢,总不能一辈子就在澳洲不回去了吧?张某很焦虑,最终选择委托专业律师代为处理。
中国留学生私下换汇的现象一直较为普遍。其中一些人是出于日常开销需要,一些人是觉得私下换汇比到银行办理更方便,汇率更优惠,但也有少数人是出于代购、代办退税等需要,或换取大量资金,或将自己的私人银行账户提供他人用于资金转账,从中赚取酬劳。如今,随着走私、毒品、恐怖活动、地下钱庄等犯罪活动日益猖獗,“洗钱”行为已成为威胁世界金融秩序和经济发展的全球公害,受到世界各国的共同严厉打击。中国政府也签署批准并执行联合国反洗钱和反恐融资的国际公约和决议,并在这一领域积极开展国际合作。
因此,像张某这样的一些留学生私下换汇的做法,不论出于何种目的,均涉嫌违反了中国和有关国家的法律,数额较大的可能还会面临刑事处罚。而且,这种行为极易被不法分子利用,卷入“洗钱”等更为严重的犯罪活动。即便是在一些外汇管制相对宽松的国家,也会受到没收、罚款等处罚,给当事人的求学、就业、征信等带来较大负面影响。
如果自己处理过程中有疑问的、有困难的(案件复杂难处理、不便出面、不知怎么处理),或担心自己操作不当导致其他不利后果的,可以像张某一样选择提前咨询并委托专业律师团队处理。


还是不懂?点击免费提问
AI律师随时为您解答法律细节

- 其他经典案例
- 收货方拒绝支付运费,司机刘某拒绝卸货2023-03-02 3281 次阅读
- 房产公司自行修建停车位欲出售遭起诉2023-03-01 4955 次阅读
- 张某不满调岗诉公司劳动争议纠纷案2023-04-17 2509 次阅读
- 医美手术胸部出现硬块,医院赔偿6万余元2023-03-15 2301 次阅读
- 用人单位未通过民主程序制定且未向劳动者公示的规章制度无效2024-01-19 4002 次阅读
- 擅入水库游泳溺亡其后果自行承担2023-06-29 171 次阅读
- 居民房屋采光权被侵害,“扩张建筑”需赔偿2023-03-14 4272 次阅读
- 继承房屋什么时候取得房屋所有权?2023-03-01 3693 次阅读
- 某信息技术公司破产重整案2023-05-22 295 次阅读
- 双方约定用质押财产抵债有效吗?2023-03-02 4722 次阅读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