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脱密期?
来源∶
法图灵解法 2023-03-15 5328 次阅读
所谓“脱密”,就是不再接触商业秘密。脱密期是指掌握商业秘密的员工在离职前必须提前通知用人单位,并为用人单位再工作一定期限,该期限届满,员工才可以正式离职,在这段时间内,用人单位可以将员工调换至不需保密的工作部门,以确保员工不再获知新的商业秘密。因此,脱密期又被称为“提前通知期”。
根据1996年劳动部《关于企业职工流动若干问题的通知》第二条规定,“用人单位与掌握商业秘密的职工在劳动合同中约定保守商业秘密有关事项时,可以约定在劳动合同终止前或该职工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后的一定时间内(不超过六个月),调整其工作岗位,变更劳动合同中的相关内容”。因此,脱密期不得超过六个月,双方可以在1-6个月的法定期限间内商定。在脱密期内,员工与用人单位之间的劳动合同并未解除,劳动关系仍然存在,员工也仍须遵守用人单位的种种规章制度,只是须离开能接触到商业秘密的部门,并不可以与其他用人单位再建立劳动关系。
在脱密期内,用人单位可以采取相应的脱密措施,以减少已获知商业秘密的员工进一步接触商业秘密的机会。用人单位采取的措施一般是将员工调离机密部门,变更劳动合同等,并向员工说明换岗的必要性和合法性。当然,只要不违反法律的规定,用人单位可以采取任何措施保守自己的商业秘密。
如没有特殊约定,脱密期员工工资不能降低。采取脱密期限措施在根本上是保护用人单位的利益,员工的换岗也不是因为其工作能力或工作表现造成的,因而员工的经济利益应受到保护。当然,如果原岗位的某些收入是直接与绩效挂钩的,那么对于这一部分的收入,合同双方可以进行特别约定。
还是不懂?点击免费提问
AI律师随时为您解答法律细节
- 其他法律问题
- 子公司和分公司的法律责任应由谁来承担?2023-05-26 5099 次阅读
- 遇到选择性执法,应该怎么办?2023-03-10 3164 次阅读
- 不负有举证责任的当事人对相关案件事实提供证据进行反驳的,如果该事实无法确定,该当事人是否应当承担不利后果?2023-05-12 4122 次阅读
- 机动车一方未投交强险时,发生交通事故时责任应如何承担?2023-07-27 4628 次阅读
- 支持股东行使知情权的判决主文如何确定查阅或者复制地点?2023-06-16 142 次阅读
- 农产品包装有哪些要求?2023-07-14 3025 次阅读
- 合同中抗辩权的行使,需要对方同意吗?需要经过诉讼或者仲裁行使吗?2023-06-03 3070 次阅读
- 被冒名登记为股东的人是否享有公司股权?2023-07-07 172 次阅读
- 没有取得房产证,能把房屋出租出去吗?2023-05-30 3911 次阅读
- 在开发商逾期交房的情况下,能否判决开发商承担银行按揭贷款利息的违约责任?2024-11-28 3197 次阅读
客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