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事人对合同内容没有约定或约定不明时,《民法典》关于合同内容的补缺性规定,不能随意类推适用
来源∶
法图灵解法 2023-06-23 206 次阅读
当事人就有关合同内容约定不明确时,《民法典》关于合同内容的补缺性规定,只适用于部分常用条款的欠缺或不明确,比如合同标的物的质量、价款、履行期限、履行地点、履行方式等条款。
如果欠缺的或不明确的是合同的特殊条款或需双方当事人专门约定的条款,则法律难以补救,只能由双方当事人就此另行协商,达成一致意见,或者由法官基于合同解释原则和规则,对不明确的条款作出解释。
也就是说,只有在法律上有明确规定时,方能援引相关的补缺性规定,而不能随意类推适用。
还是不懂?点击免费提问
AI律师随时为您解答法律细节
- 其他法律问题
- 出卖人的过错对承担瑕疵担保责任有什么影响?2023-06-26 199 次阅读
- 商品房买卖预约合同有哪些?2023-06-25 194 次阅读
- 双方对利息是否提前扣除主张不一致时,应该怎么办?2023-05-19 4230 次阅读
- 非法持有海洛因多少克以上构成犯罪?2023-03-10 4536 次阅读
- 被执行人为企业法人,营业执照被吊销,未查询到可供执行的财产线索,且没有明确的义务承受人或可追加、变更的执行主体,应当以何种方式结案?2023-05-09 2460 次阅读
- 抵押人的行为足以导致抵押财产减少或者已经减少的,抵押权人可以寻求哪些救济?2023-07-27 2809 次阅读
- 竞业限制是什么意思?2023-05-06 4720 次阅读
- 几年前参与过网赌,为什么现在还会被冻卡?2024-08-13 4372 次阅读
- 如果招聘的劳动者负有竞业限制义务,对于新用人单位有什么风险?2023-05-06 4550 次阅读
- 公司合并什么情况下,可以不经股东会决议?2025-04-16 2372 次阅读
客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