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民事实体法框架内,民间借贷中的“接收货币一方”是指?
来源∶
法图灵解法 2023-06-23 141 次阅读
在民事实体法框架内,民间借贷中的“接收货币一方”宜理解为借贷合同约定的现实中的实际收款人,而非仅指有权接收货币的出借人或借款人。
民间借贷纠纷中存在大量的指示交付情形。也即,双方当事人经常约定由合同外的第三人接受货币。进而,双方当事人在履行各自义务时,应按约定在实际接收货币的第三人所在地履行。如果未在第三人所在地履行,则构成违约。因此,在民事实体法框架下判断接收货币一方所在地时,应从实体法角度出发,接收货币一方所在地应以实际接收货币一方所在地为准,如果给付货币一方未按约定在指定的实际接收货币人所在地履行,则构成违约。


还是不懂?点击免费提问
AI律师随时为您解答法律细节

- 其他法律问题
- 试岗期不通过就没工资,通过才有,这合法吗?2023-10-12 4636 次阅读
- *《民法典》施行后,《合同法解释(二)》第七条对交易习惯的定义,仍可以作为人民法院适用交易习惯的参考标准(标题改一下)2023-06-23 154 次阅读
- 遗嘱需要公证处公证吗?2023-04-12 4726 次阅读
- 对工伤职工劳动能力鉴定结论有争议如何处理?2023-07-27 3683 次阅读
- 股权转让时,是否需要经其他股东过半数同意?2025-03-27 2964 次阅读
- 强制转让的原因是什么?2025-01-07 2744 次阅读
- 离婚时,债务如何分割?2023-03-22 4627 次阅读
- 牵引车(半挂车)在连接使用时发生交通事故后,保险公司该如何赔偿?2023-04-25 3330 次阅读
- 可以从借款本金中预扣利息吗?2023-05-06 3537 次阅读
- 哪些情况可以不用缴社保?2023-07-23 3342 次阅读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