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法公示主义和外观主义原则在股东资格确认纠纷中的适用?
来源∶
法图灵解法 2023-07-07 277 次阅读
在涉及善意第三人的利益时,即便当事人主观上并不具有成为公司股东的真实意思,也应坚持公示主义和外观主义原则,依法确认其股东身份,以维护交易安全和经济秩序稳定。当事人是否实际出资等事实,并不具有公示性以及使第三人信赖的外观特征,不应作为判断股东身份的依据。
还是不懂?点击免费提问
AI律师随时为您解答法律细节
- 其他法律问题
- 《公司法解释四》第十二条所称的“负有相应责任的公司董事、高级管理人员”的范围?2023-06-16 188 次阅读
- 去银行咨询时,能说自己是网赌么?银行工作人员会不会报警?2024-08-13 3125 次阅读
- 社会保险部门需要在多长时间内确认是否为工伤?2023-04-11 3697 次阅读
- 我是签了劳动合同,试用期三个月,目前是干了一个半月,说没达到预期要求,并不知道具体的考核要求,作的图也没有说被打回来不用的,这种情况会赔偿吗?2023-10-27 4749 次阅读
- 劳动争议案件如何确认管辖?2023-04-17 4790 次阅读
- 法定代表人以个人名义出具借条的主体认定2023-05-06 3349 次阅读
- 延迟复工期间,企业需要发放工资吗?2023-01-05 3722 次阅读
- 学员在驾校学习期间发生交通事故的,责任由谁承担,是驾校还是学员?2023-04-25 2912 次阅读
- 在医院怎么投诉医生的不作为、乱作为?2023-03-10 3512 次阅读
- 适用《公司法解释四》第十二条规定时举证证明责任的分配2023-06-16 203 次阅读
客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