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法公示主义和外观主义原则在股东资格确认纠纷中的适用?
来源∶
法图灵解法 2023-07-07 223 次阅读
在涉及善意第三人的利益时,即便当事人主观上并不具有成为公司股东的真实意思,也应坚持公示主义和外观主义原则,依法确认其股东身份,以维护交易安全和经济秩序稳定。当事人是否实际出资等事实,并不具有公示性以及使第三人信赖的外观特征,不应作为判断股东身份的依据。


还是不懂?点击免费提问
AI律师随时为您解答法律细节

- 其他法律问题
- 被隔离期间,劳动合同到期无法续签,怎么办?2023-01-05 3676 次阅读
- 被欺诈人虽因欺诈行为陷入错误,但并未作出意思表示的,构成欺诈吗?2023-06-09 4164 次阅读
- 关于《人身损害赔偿司法解释》第二条规定与连带债务理论是否存在冲突问题2023-06-12 3893 次阅读
- 什么是不安履行抗辩权?2023-06-03 2902 次阅读
- 被执行人的财产经依法拍卖、变卖未成交,申请执行人或其他执行债权人又不接受以物抵债的,对该财产是否必须解除查封、扣押、冻结?2023-05-09 3019 次阅读
- 商品房包销合同的效力?2023-06-26 186 次阅读
- 不宜仅以股东抽逃出资为由就否定公司法人人格,进而判令股东对公司债务承担连带责任2023-06-13 109 次阅读
- 一个自然人能否投资设立多个一人有限责任公司?一人有限责任公司是否可以再投资设立多个一人有限责任公司?2025-03-20 4769 次阅读
- 在竞业限制期限内,用人单位可以解除竞业限制协议吗?2023-05-06 2268 次阅读
- 说要提前还款但是没有,能算作提前还款吗?2023-05-22 4825 次阅读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