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缴股东在认缴期限内投资未到位时应承担哪些法律责任?
来源∶
法图灵解法 2023-03-14 3117 次阅读
认缴制下注册资金不到位,股东应承担法律责任和规定如下:
一、承担补充赔偿责任
《公司法》司法解释三第十三条明确,公司债权人请求未履行或者未全面履行出资义务的股东在未出资本息范围内对公司债务不能清偿的部分承担补充赔偿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由于在认缴制下,出资期限由股东自行约定,理论上可以是五年、十年甚至更长。
二、在公司破产清算时,未缴纳的出资加速到期
1、《企业破产法》第三十五条规定,人民法院受理破产申请后,债务人的出资人尚未完全履行出资义务的,管理人应当要求该出资人缴纳所认缴的出资,而不受出资期限的限制。
2、《公司法》司法解释二第22条规定,公司债权人请求未履行或者未全面履行出资义务的股东在未出资本息范围内对公司债务不能清偿的部分承担补充赔偿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未履行或者未全面履行出资义务的股东已经承担上述责任,其他债权人提出相同请求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三、公司人格否认下承担无限连带责任
1、《公司法》第20条规定,公司股东滥用公司法人独立地位和股东有限责任,逃避债务,严重损害公司债权人利益的,应当对公司债务承担连带责任。
2、实践中,如果股东实缴的资本与公司经营规模和所需财产极不相称,公司资本显著不足,导致公司不能清偿到期债务,就有可能认定股东滥用了法人地位和有限责任规避债务,将经营风险外化给债权人,在这种情况下股东将对公司债务承担连带责任。
-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2018修正)》 第二十条 公司股东应当遵守法律、行政法规和公司章程,依法行使股东权利,不得滥用股东权利损害公司或者其他股东的利益;不得滥用公司法人独立地位和股东有限责任损害公司债权人的利益。 公司股东滥用股东权利给公司或者其他股东造成损失的,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公司股东滥用公司法人独立地位和股东有限责任,逃避债务,严重损害公司债权人利益的,应当对公司债务承担连带责任。
-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 第三十五条 人民法院受理破产申请后,债务人的出资人尚未完全履行出资义务的,管理人应当要求该出资人缴纳所认缴的出资,而不受出资期限的限制。
还是不懂?点击免费提问
AI律师随时为您解答法律细节
- 其他法律问题
- 抵押当事人应当具备哪些条件?2023-06-30 173 次阅读
- 对于涉嫌犯罪的民间借贷案件,法院应审查到何种程度方可移送侦查机关?2023-07-07 2236 次阅读
- 建设工程被认定为违章建筑的,承包人是否享有建设工程价款优先受偿权?2023-06-03 2272 次阅读
- 投稿可以“一稿多投”吗?2023-06-14 3545 次阅读
- 适用《公司法解释四》第十一条规定时的举证责任分配问题?2023-06-16 147 次阅读
- *提供劳务过程中受伤,应向谁主张权利?2023-04-05 3120 次阅读
- 《公司法解释四》第八条第(一)项规定与董事竞业禁止义务的适用关系2023-06-16 191 次阅读
- 在道路以外发生交通事故的,是否可以适用司法解释?2023-04-25 4094 次阅读
- 医疗事故鉴定费用由谁出?2023-07-17 3670 次阅读
- 约定登记备案的效力?2023-06-25 140 次阅读
客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