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公司员工学历造假一案
来源∶
法图灵解法 2023-02-02 3047 次阅读
A某于2021年10月应聘某电子制造公司的产品开发岗位,该岗位要求必须是本科及以上学历,面试结束后双方签订了劳动合同,试用期为2个月,约定工资税后15000元/月。
2022年2月底,公司人事部对员工进行学历情况随机抽样,在学信网中批量查询后,发现A某学历证书存在问题。经询问,A某承认提供了虚假的学历证书,他并无本科学历。公司以A某虚构学历证书,构成欺诈且严重违反公司规章制度,对其予以辞退。随后,A某因对公司辞退的处理不服,向当地劳动仲裁委提起了劳动仲裁,要求公司向其支付违法解除劳动合同关系的经济补偿金30000元。
A某认为,他虽在入职时提交了虚假的学历证书,但其已通过约定的试用期,足以证明其工作经历及实际工作能力均符合公司要求,公司以虚构学历证书为由,作出解除劳动关系的决定是违法行为,应当支付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补偿金。
公司则认为,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A某虚构学历证书使公司在违背真实情况下与其订立了劳动合同,是无效合同,并且公司也制定有明确的规章制度,明确规定员工以欺骗手段虚报专业资格或其他各项履历,公司可予以开除,公司解除其劳动合同关系符合法律规定。
最终,劳动仲裁委经开庭审理后,驳回了申请人A某的仲裁请求。
劳动者在应聘中提交虚假学历证书,并获得工作岗位,这种行为在任何单位中都不被认可。但用人单位是否可直接以劳动者虚构虚假学历证书作出解除劳动关系的处理行为,关键在于劳动者的这种行为是否构成了欺诈。
所谓欺诈是指一方当事人故意告知对方虚假情况,或者故意隐瞒真实情况,诱使对方当事人做出错误意思表示。故认定是否构成欺诈,在于相对人是否基于行为人的行为陷入认识错误,做出错误的意思表示。
-
本案中,公司在招聘产品开发人员时在岗位要求中对学历条件进行了明确要求,并且印发成了《员工手册》,分发到每个员工手中。
-
A某在应聘时提供了虚假的学历证书,并在入职登记表中声明“所写情况真实有效,如有做假,愿意按照公司规章制度处理”。
-
该岗位具有一定专业性和周期性,学历是考量的重要依据,并且A某了解公司对劳动者有明确学历要求,亦提供虚假学历的行为是公司规章制度所禁止的,A某的行为已构成了欺诈。
公司据此解除劳动合同,是依法行使管理权的体现,并无不当,所以最终A某的请求不能得到劳动仲裁委的支持。
为了避免此类状况发生,法图给您以下建议
-
用人单位可以把“劳动者不得提供虚假学历证书”作为录用条件之一
如果劳动者明知这一要求而违反,用人单位可以在试用期提出与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
试用期本身就是用人单位对劳动者技能水平、品行素质的考察期,此时发现并及时处理不仅合理合法,而且对用人单位造成的损失相对较小。
-
用人单位还可以将提供虚假学历的行为纳入严重违反规章制度的认定范围
面对已经签订劳动合同的员工,发现其学历造假可以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第二项关于“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规定,来行使劳动合同解除权。
-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八条 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时,应当如实告知劳动者工作内容、工作条件、工作地点、职业危害、安全生产状况、劳动报酬,以及劳动者要求了解的其他情况;用人单位有权了解劳动者与劳动合同直接相关的基本情况,劳动者应当如实说明。


还是不懂?点击免费提问
AI律师随时为您解答法律细节

- 其他经典案例
- 管某犯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帮信罪)一案2023-02-02 3500 次阅读
- 剥个树皮为啥就犯法了?!2023-08-22 3246 次阅读
- 开发商卖小区公共车位遭业主起诉2023-03-14 2624 次阅读
- 发生交通事故主次责任的认定2023-02-02 3852 次阅读
- 新东家发出offer反悔,“被失业”怎么办?2023-08-29 3486 次阅读
- 劳动者正当举报却被公司开除,法院判赔近3万元!2024-07-05 4019 次阅读
- 谎称借款不还以诈骗罪获刑2025-07-01 3598 次阅读
- 挂名人将房产用作债务抵押,房子能否要回?2023-07-05 371 次阅读
- 抄袭其他人编写培训辅导书被判赔偿50万元2023-08-22 4457 次阅读
- 女儿与父母彩礼归谁?2024-10-08 4401 次阅读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