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成消费欺诈获判承担价款三倍的惩罚性赔偿
来源∶
法图灵解法 2023-06-29 321 次阅读
原告罗某某委托被告张某向第三人某汽车销售有限公司购车,不久发现所购车辆是事故车。
因三方就赔偿问题协商不成,原告诉至法院。
张某提交证据不足以证明不构成故意隐瞒等消费欺诈的情形,应承担举证不能的法律后果,推定消费欺诈成立。第三人除应退还购车款外,还应承担购车款三倍的惩罚性赔偿。
本案确定的举证规则及支持三倍赔偿,维护了平行进口产品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有利于引导自贸区平行进口产业的健康发展。
消费者在购买平行进口车辆时,应当妥善保管相关的文件、单据。但在发生纠纷时,如果销售者在交易过程中未提供相关文件单据,则对争议相关内容负有举证责任。单据和材料通常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平行进口经营者应提供的单证,如销售合同、发票、装箱单、海运提单、货物报关单;二是体现车辆来源的相应买卖合同关系应具有时间上的连贯性和内容上的一致性;三是买卖合同与海关备案的各项单证所指向的进口货物应相互印证。
-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第二十三条 经营者应当保证在正常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的情况下其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务应当具有的质量、性能、用途和有效期限;但消费者在购买该商品或者接受该服务前已经知道其存在瑕疵,且存在该瑕疵不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的除外。 经营者以广告、产品说明、实物样品或者其他方式表明商品或者服务的质量状况的,应当保证其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务的实际质量与表明的质量状况相符。 经营者提供的机动车、计算机、电视机、电冰箱、空调器、洗衣机等耐用商品或者装饰装修等服务,消费者自接受商品或者服务之日起六个月内发现瑕疵,发生争议的,由经营者承担有关瑕疵的举证责任。
-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第五十五条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三倍;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五百元的,为五百元。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经营者明知商品或者服务存在缺陷,仍然向消费者提供,造成消费者或者其他受害人死亡或者健康严重损害的,受害人有权要求经营者依照本法第四十九条、第五十一条等法律规定赔偿损失,并有权要求所受损失二倍以下的惩罚性赔偿。
还是不懂?点击免费提问
AI律师随时为您解答法律细节
- 其他经典案例
公司印章被员工盗用,公司要负责吗?2023-03-14 5428 次阅读- 银行的《个人信用报告》不能作为确认劳动关系的依据!2024-06-26 4463 次阅读
- 因考勤记录而败诉的劳资纠纷2024-01-18 4539 次阅读
车辆在办理过户手续期间发生交通事故,承担赔偿责任一案2023-02-02 6183 次阅读
交易USDT被冻卡,公安机关拒绝解卡,委托律师后成功解卡!2024-08-12 4568 次阅读
新东家发出offer反悔,“被失业”怎么办?2023-08-29 3529 次阅读- 用人单位医疗期内违法解除劳动合同,赔偿金应以劳动者正常工作状态下的工资作为计算标准2024-02-03 3191 次阅读
- 用人单位未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增加工作任务,劳动者有权拒绝!2023-09-18 4948 次阅读
“跑分”洗钱银行卡被冻结,他竟找民警帮忙解冻……2024-08-12 4912 次阅读
张某诉周某网络买卖合同纠纷案2023-03-31 3261 次阅读
客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