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约配送员与平台企业之间是否存在劳动关系?
来源∶
法图灵解法 2023-12-12 2580 次阅读
徐某从某科技公司餐饮外卖平台骑手入口注册成为网约配送员,并在线订立了《网约配送协议》,协议载明:徐某同意按照平台发送的配送信息自主选择接受服务订单,接单后及时完成配送,服务费按照平台统一标准按单结算。
从事餐饮外卖配送业务期间,公司未对徐某上线接单时间提出要求,徐某每周实际上线接单天数为3至6天不等,每天上线接单时长为2至5小时不等。平台按照算法规则向一定区域内不特定的多名配送员发送订单信息,徐某通过抢单获得配送机会,平台向其按单结算服务费。出现配送超时、客户差评等情形时,平台核实情况后按照统一标准扣减服务费。
后徐某向平台客服提出订立劳动合同、缴纳社会保险费等要求,被平台客服拒绝,遂向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徐某在某科技公司餐饮外卖平台上注册成为网约配送员,其与某科技公司均具备建立劳动关系的主体资格。认定徐某与某科技公司之间是否符合确立劳动关系的情形,需要查明某科技公司是否对徐某进行了较强程度的劳动管理。从用工事实看,徐某须遵守某科技公司制定的餐饮外卖平台配送服务规则,其订单完成时间、客户评价等均作为平台结算服务费的依据,但平台对其上线接单时间、接单量均无要求,徐某能够完全自主决定工作时间及工作量,因此,双方之间人格从属性较标准劳动关系有所弱化。某科技公司掌握徐某从事网约配送业务所必需的数据信息,制定餐饮外卖平台配送服务费结算标准和办法,徐某通过平台获得收入,双方之间具有一定的经济从属性。虽然徐某依托平台从事餐饮外卖配送业务,但某科技公司并未将其纳入平台配送业务组织体系进行管理,未按照传统劳动管理方式要求其承担组织成员义务,因此,双方之间的组织从属性较弱。综上,虽然某科技公司通过平台对徐某进行一定的劳动管理,但其程度不足以认定劳动关系。
1、首先如何区分劳动者与用工单位是劳动关系,还是劳务关系?
劳动者与用工单位之间是否存在人格从属性、经济从属性、组织从属性,如果存在则构成劳动关系(具体见上述法图说法)。
2、用工之间存在劳动关系,出现事故的处理方式。
劳动者与用工单位之间存在劳动关系,应当按照工伤保险待遇标准赔偿各项治疗费用。
3、劳动纠纷维权方式一般有:
1.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
2.向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基层人民调解组织或者在乡镇、街道设立的具有劳动争议调解职能的组织申请调解;
3.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4.对仲裁裁决不服,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还是不懂?点击免费提问
AI律师随时为您解答法律细节

- 其他经典案例
- 徐某拒不支付劳动报酬获刑二年2024-01-18 3807 次阅读
- 交易了虚拟货币,我的银行卡就被冻结了,还能解冻吗?2024-08-12 4770 次阅读
- 提供劳务受伤自己也应承担过错责任2023-07-05 258 次阅读
- 范某某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案2023-04-17 3482 次阅读
- 村民选举任职的工作人员与村委会之间不构成劳动关系!2024-06-06 2951 次阅读
- 户籍不在当地拆迁也可补偿2023-09-18 4304 次阅读
- 在职员工违反竞业限制协议判赔十万元2023-08-29 4889 次阅读
- 销售无标签减肥产品被判退款并支付十倍赔偿金2023-08-22 3705 次阅读
- 某文化传播公司诉某信息技术公司网络服务合同纠纷案2023-03-31 3079 次阅读
- 张某被前夫骚扰,申请人身安全保护令2023-04-17 3912 次阅读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