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被威胁的事实上根本不可能发生,但被威胁的人以为可能会发生,这还算是胁迫吗?
来源∶
法图灵解法 2023-06-09 3981 次阅读
胁迫人欲实施的损害在事实上不可能发生,但被胁迫人有理由相信它能够发生的,仍可构成胁迫。
因受胁迫而进行的民事法律行为,是指一方当事人向对方当事人表示施加危害,使他产生恐惧心理,并且基于此种恐惧心理而作出违背真实意思的民事法律行为。可见,胁迫行为的客观表现是以将来发生或者面临的物质或精神损害相威胁。如果损害在事实上不可能发生,但被胁迫人有理由相信它能够发生,则仍可构成胁迫。
还是不懂?点击免费提问
AI律师随时为您解答法律细节
- 其他法律问题
- 什么是劳动合同?农民工为什么要签订劳动合同?2023-03-27 4724 次阅读
- 如何判断当事人一方是否违约?2023-07-14 3846 次阅读
- 人身损害赔偿的计算标准及计算方式?2023-04-07 3040 次阅读
- 我找了个无偿代价,出了交通事故算谁的责任?2023-07-27 4333 次阅读
- 工伤认定中“上下班途中”如何判定?2023-07-27 4401 次阅读
- 签订的合同可以解除吗?2023-01-06 4013 次阅读
- 第三人能否依据新公司法第 191 条要求事实董事、影子董事承担赔偿责任?2025-01-20 5109 次阅读
- 在债权转让时,需要告知欠债人吗?2023-07-23 3432 次阅读
- 在间接事实或者辅助事实真伪不明时,法院能否适用结果意义上的举证责任作出裁判?2023-05-12 3580 次阅读
- 出险了商业险怎么赔?2023-04-05 3274 次阅读
客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