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法解释四》第十一条规定的责任形式?
来源∶
法图灵解法 2023-06-16 93 次阅读
同一侵犯商业秘密行为根据法律规定可能适用不同的责任,即存在商业秘密侵权行为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刑事责任的竞合问题。《公司法解释四》第十一条规定的主要是民事责任,责任形式主要包括停止侵害、赔偿损失。
需要指出的是,一般情形下,权利人的利益应为合法利益。对于损害赔偿具体数额的确定,可以适用《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二十三条的规定,即“对于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二条、第八条、第十一条、第十二条规定的不正当竞争行为,权利人因被侵权所受到的实际损失、侵权人因侵权所获得的利益难以确定,当事人主张依据反不正当竞争法第十七条第四款确定赔偿数额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 第二条 经营者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应当遵循自愿、平等、公平、诚信的原则,遵守法律和商业道德。 本法所称的不正当竞争行为,是指经营者在生产经营活动中,违反本法规定,扰乱市场竞争秩序,损害其他经营者或者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的行为。 本法所称的经营者,是指从事商品生产、经营或者提供服务(以下所称商品包括服务)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
-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 第八条 经营者不得对其商品的性能、功能、质量、销售状况、用户评价、曾获荣誉等作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欺骗、误导消费者。 经营者不得通过组织虚假交易等方式,帮助其他经营者进行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
-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 第十一条 经营者不得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损害竞争对手的商业信誉、商品声誉。
-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 第十二条 经营者利用网络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应当遵守本法的各项规定。 经营者不得利用技术手段,通过影响用户选择或者其他方式,实施下列妨碍、破坏其他经营者合法提供的网络产品或者服务正常运行的行为: (一)未经其他经营者同意,在其合法提供的网络产品或者服务中,插入链接、强制进行目标跳转; (二)误导、欺骗、强迫用户修改、关闭、卸载其他经营者合法提供的网络产品或者服务; (三)恶意对其他经营者合法提供的网络产品或者服务实施不兼容; (四)其他妨碍、破坏其他经营者合法提供的网络产品或者服务正常运行的行为。
-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若干问题的规定(四)(2020修正)》 第十一条 股东行使知情权后泄露公司商业秘密导致公司合法利益受到损害,公司请求该股东赔偿相关损失的,人民法院应当予以支持。 根据本规定第十条辅助股东查阅公司文件材料的会计师、律师等泄露公司商业秘密导致公司合法利益受到损害,公司请求其赔偿相关损失的,人民法院应当予以支持。
-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若干问题的解释》 第二十三条 对于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二条、第八条、第十一条、第十二条规定的不正当竞争行为,权利人因被侵权所受到的实际损失、侵权人因侵权所获得的利益难以确定,当事人主张依据反不正当竞争法第十七条第四款确定赔偿数额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还是不懂?点击免费提问
AI律师随时为您解答法律细节

- 其他法律问题
- 某公司欠了我的钱,我可以要求该公司股东提前出资还债吗?2024-09-19 3613 次阅读
- 抵押合同未采用书面形式,是否成立、有效?2023-07-01 383 次阅读
- 什么是不当得利?2023-01-06 3247 次阅读
- 劳动者在试用期内的工资标准应当如何确定?2023-09-20 4467 次阅读
- 建设工程价款债权的受让人是否享有建设工程价款优先受偿权?2023-06-03 2332 次阅读
- *车上的人在车祸中能否算作保险里的“第三者”?2023-07-27 2931 次阅读
- 当事人对执行保全裁定不服,进行复议还是提出异议?2023-05-09 3779 次阅读
- 消费者自付款之日起七日内可以请求经营者返还预付款本金吗?2025-06-12 3878 次阅读
- 女方怀孕期间、生孩子后一年之内或流产后6个月内,双方无法离婚吗?2023-03-22 3210 次阅读
- 合同中涂改的部分是否有效力?2023-01-06 3800 次阅读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