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第五百一十一条第(二)项规定中的“履行地”怎么理解?
来源∶
法图灵解法 2023-06-23 117 次阅读
应理解为履行产品或服务交付义务的一方所在地。
《民法典》第五百一十一条第(二)项规定:“价款或者报酬不明确的,按照订立合同时履行地的市场价格履行;依法应当执行政府定价或者政府指导价的,依照规定履行。”
由于此处所指的价款或者报酬,应当是产品或者服务的对价,所以一般情况下把此处的履行地理解为产品或者服务的提供地,即履行产品或服务交付义务的一方所在地更加合适,也更加符合公平交易和诚信原则。


还是不懂?点击免费提问
AI律师随时为您解答法律细节

- 其他法律问题
- 我和老公离婚,我让老公赔偿一些精神损失费,这算是反诉吗?法院会不会把这个要求和离婚案件一起审理呢?2023-07-27 2766 次阅读
- 哪些用地属于临时用地范围?2023-05-06 4266 次阅读
- 如何区分借贷式诈骗和民间借贷?2025-07-01 3730 次阅读
- 哪些情形应当认定为工伤?2023-04-17 4221 次阅读
- 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作出终局裁决,劳动者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用人单位向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所在地的中级人民法院申请撤销的,应当如何处理?2024-03-07 3463 次阅读
- *残疾赔偿金计算年限届满后仍存赔偿权利吗?2023-07-27 3431 次阅读
- 劳动仲裁收费吗?2023-07-23 4511 次阅读
- *签合同的时候明明知道自己付不起款,还跟对方签约,是不是一定算骗人?2023-06-09 4315 次阅读
- 对保证的方式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是什么保证?2023-03-03 3672 次阅读
- *在某地区或领域,如果存在普遍遵守的做法,但交易对方不知道或应当知道,是否可称为“交易习惯”?2023-06-23 111 次阅读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