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人单位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计算经济补偿的月工资应当如何确定?
来源∶
法图灵解法 2023-10-27 3934 次阅读
计算经济补偿的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
-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四十七条 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 本条所称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


还是不懂?点击免费提问
AI律师随时为您解答法律细节

- 其他法律问题
- 如毒品卖家发货数量远超出毒品买家购买的数量,对于买家购买毒品的数量如何认定?2023-05-10 3499 次阅读
- 托购者与代购者分别出资,共同由代购者联系卖家购买毒品行为如何定性?2023-05-10 4838 次阅读
- 若持有的额借据、收据、欠条等债权凭证没有载明债权人,那持有人能不能主张享有债权?2023-03-03 3236 次阅读
- 用人单位能否要求劳动者签订竞业限制协议?2023-09-20 3113 次阅读
- 哪些情形需要申领施工许可证?2023-05-23 3136 次阅读
- 我能把房子转租吗?2023-03-08 5169 次阅读
- 以公益性机关、学校、医疗机构等获得的划拨建设用地使用权抵押,抵押合同有效吗?2023-07-01 185 次阅读
- 领取施工许可证后多久应开工?2023-05-24 2711 次阅读
- 终止施工和恢复施工时应当怎样向主管部门报告?2023-05-24 3990 次阅读
- 买受人未偿还按揭贷款但已办理不动产抵押登记如何处理?2023-06-30 177 次阅读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