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人单位不提供“员工未加班”证据承担不利后果!
来源∶
法图灵解法 2023-09-18 3161 次阅读
林某于2020年1月入职某教育咨询公司,月工资为6000元。2020年7月,林某因个人原因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并向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简称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请求裁决某教育咨询公司支付加班费10000元。
林某主张其工作期间每周工作6天,并提交了某打卡APP打卡记录(显示林某及某教育咨询公司均实名认证,林某每周一至周六打卡;每天打卡两次,第一次打卡时间为早9时左右,第二次打卡时间为下午6时左右;打卡地点均为某教育咨询公司所在位置,存在个别日期未打卡情形)、工资支付记录打印件(显示曾因事假扣发工资,扣发日期及天数与打卡记录一致,未显示加班费支付情况)。
某教育咨询公司不认可上述证据的真实性,主张林某每周工作5天,但未提交考勤记录、工资支付记录。
该案中,虽然林某提交的工资支付记录为打印件,但与实名认证的APP打卡记录互相印证,能够证明某教育咨询公司掌握加班事实存在的证据。某教育咨询公司虽然不认可上述证据的真实性,但未提交反证或者作出合理解释,应承担不利后果。故某教育咨询公司应支付林某加班费。
劳动纠纷维权方式一般有:
1.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
2.向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基层人民调解组织或者在乡镇、街道设立的具有劳动争议调解职能的组织申请调解;
3.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4.对仲裁裁决不服,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 第六条 【举证责任】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与争议事项有关的证据属于用人单位掌握管理的,用人单位应当提供;用人单位不提供的,应当承担不利后果。
-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一)》 第四十二条 劳动者主张加班费的,应当就加班事实的存在承担举证责任。但劳动者有证据证明用人单位掌握加班事实存在的证据,用人单位不提供的,由用人单位承担不利后果。


还是不懂?点击免费提问
AI律师随时为您解答法律细节

- 其他经典案例
- 抵押权人与车辆买受人权利冲突,应当保护谁?2023-03-01 3029 次阅读
- 未办理结婚登记同居后李某要求返还彩礼2023-02-02 4637 次阅读
- 用人单位非善意调岗导致劳动者辞职应支付经济补偿金2023-09-20 2169 次阅读
- 离婚时女方可否要求经济补偿?2023-05-22 222 次阅读
- 劳动者应当如实说明学历等基本情况2023-08-25 3324 次阅读
- 某公司宣传册图片侵权纠纷案2023-02-02 3374 次阅读
- 程序不合法,《房屋征收补偿决定书》被撤销2023-09-19 4590 次阅读
- 产假后被调岗降薪怎么办?2023-08-29 4914 次阅读
- 不听劝阻,半年输掉37万,所有银行卡被冻结2024-08-16 2673 次阅读
- 辞职回家途中交通事故死亡被认定为工伤2023-09-19 4531 次阅读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