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人单位不提供“员工未加班”证据承担不利后果!
来源∶
法图灵解法 2023-09-18 3237 次阅读
林某于2020年1月入职某教育咨询公司,月工资为6000元。2020年7月,林某因个人原因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并向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简称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请求裁决某教育咨询公司支付加班费10000元。
林某主张其工作期间每周工作6天,并提交了某打卡APP打卡记录(显示林某及某教育咨询公司均实名认证,林某每周一至周六打卡;每天打卡两次,第一次打卡时间为早9时左右,第二次打卡时间为下午6时左右;打卡地点均为某教育咨询公司所在位置,存在个别日期未打卡情形)、工资支付记录打印件(显示曾因事假扣发工资,扣发日期及天数与打卡记录一致,未显示加班费支付情况)。
某教育咨询公司不认可上述证据的真实性,主张林某每周工作5天,但未提交考勤记录、工资支付记录。
该案中,虽然林某提交的工资支付记录为打印件,但与实名认证的APP打卡记录互相印证,能够证明某教育咨询公司掌握加班事实存在的证据。某教育咨询公司虽然不认可上述证据的真实性,但未提交反证或者作出合理解释,应承担不利后果。故某教育咨询公司应支付林某加班费。
劳动纠纷维权方式一般有:
1.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
2.向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基层人民调解组织或者在乡镇、街道设立的具有劳动争议调解职能的组织申请调解;
3.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4.对仲裁裁决不服,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 第六条 【举证责任】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与争议事项有关的证据属于用人单位掌握管理的,用人单位应当提供;用人单位不提供的,应当承担不利后果。
-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一)》 第四十二条 劳动者主张加班费的,应当就加班事实的存在承担举证责任。但劳动者有证据证明用人单位掌握加班事实存在的证据,用人单位不提供的,由用人单位承担不利后果。


还是不懂?点击免费提问
AI律师随时为您解答法律细节

- 其他经典案例
- 男子因树打架致人受伤,谁担责?2024-09-30 2631 次阅读
- 王某与甲公司产品责任纠纷案2023-03-31 4623 次阅读
- 赵某申请强制执行欠债人房屋抵债2023-03-01 4250 次阅读
- 交易了虚拟货币,我的银行卡就被冻结了,还能解冻吗?2024-08-12 4855 次阅读
- 调岗不去被辞退,要求赔偿金未支持!2024-09-20 3092 次阅读
- 户籍不在当地拆迁也可补偿2024-01-18 2840 次阅读
- 口头约定利息但借款人不承认,法院如何认定?2024-04-17 3426 次阅读
- 电动车电池自燃,过了质保期能维权吗?2023-03-31 5538 次阅读
- 产权人能否要求居住权人搬离居住的房屋?2023-03-02 5314 次阅读
- 无资质人员高处作业摔伤,谁担责?2024-09-26 3038 次阅读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