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计算工伤保险待遇时,确定"本人工资"的方法是怎样的?
(1)本人工资是指工伤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前12个月平均月缴费工资,所以只有在参加了工伤保险并缴纳了工伤保险费的情况下,才存在本人工资,且本人工资与工伤保费缴费数额挂钩。
(2)本人工资不等于劳动者的实际工资,如果用人单位未依据劳动者的实际工资缴纳工伤保险费,而劳动者的实际工资高于本人工资,就会使得工伤职工应得工伤保险待遇与工伤保险基金核发的待遇之间产生差额,这个差额由用人单位支付。
(3)工伤保险基金在核发工伤保险待遇时,需要将本人工资、统筹地区职工平均工资进行比较,如果本人工资低于统筹地区职工平均工资的60%,或高于统筹地区职工平均工资的300%,则按统筹地区职工平均工资的60%或300%为基数计算工伤保险待遇;如果本人工资处于统筹地区职工平均工资的60%至300%之间,则按本人工资为基数计算相关工伤保险待遇。
(4)工伤保险基金支付工伤保险待遇时,会作出工伤待遇审核表,依据该审核表,结合自身的工伤级别及对应标准,可以计算出本人工资。比如,工伤保险基金支付七级工伤职工的一次性伤残补助金10万元,七级工伤的一次性伤残补助金的补助月数为13个月,二者相除的结果为7692.31元/月(10万元÷13个月);如果该7692.31元不是统筹地区职工平均工资60%或300%,则该金额即为本人工资。
(5)在未依法参加工伤保险的情况下,则不存在缴费工资,进而也不存在本人工资,相关的工伤保险待遇依据工伤职工的实际工资与统筹地区职工平均工资的60%或300%相比较而确定,并由用人单位支付。即实际工资低于统筹地区职工平均工资的60%或高于统筹地区职工平均工资的300%的,则按统筹地区职工平均工资的60%或300%为基数计算;实际工资处于统筹地区职工平均工资的60%至300%之间的,则按实际工资为基数计算。


还是不懂?点击免费提问
AI律师随时为您解答法律细节

- 其他法律问题
- 股东可以查阅公司所有的财务资料吗?2023-05-26 4576 次阅读
- 试用买卖合同中,试用期限届满,买受人对是否购买标的物未作表示的,视为购买还是不购买?2023-01-06 2682 次阅读
- 当事人不愿意提交房屋租赁合同,能对租赁的事实予以认定吗?2023-05-30 2447 次阅读
- 拖欠工资能否直接向法院起诉?2023-04-17 3792 次阅读
- 公司不交住房公积金怎么办?2023-11-03 2649 次阅读
- 职工带薪年休假可享受的条件是什么?2023-04-17 5084 次阅读
- *祖父母、外祖父母可以行使隔代探望权吗?2023-05-06 3631 次阅读
- 什么是行政征收?2024-01-18 3501 次阅读
- 商品房包销与代销的区分?2023-06-26 378 次阅读
- 迟延履行的构成是否需经债权人的催告?2023-06-26 176 次阅读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