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事人并不想取得财产上的不法利益,能构成欺诈吗?
来源∶
法图灵解法 2023-06-09 2859 次阅读
也能构成欺诈。
当事人故意告知对方虚假事实,只要妨碍了对方自由地为意思表示,不论是否旨在取得财产上的不法利益,均可构成欺诈。
构成欺诈必须有欺诈的故意。这是认定欺诈的主观要件。所谓欺诈的故意,是指欺诈的一方明知自己告知对方的情况是虚假的且会使对方陷入错误认识,而希望或放任这种结果的发生的心理状态。该故意包括陈述虚假事实的故意,使他人因错误而为意思表示的故意,但不包括有取得财产上的不法利益的故意。因为这里的着眼点主要在于是否妨碍他人自由地为意思表示,只要妨碍了他人自由地为意思表示,不论是否旨在取得财产上的不法利益,均可构成欺诈。


还是不懂?点击免费提问
AI律师随时为您解答法律细节

- 其他法律问题
- 什么是担保?2023-06-30 395 次阅读
- 交通事故人身损害赔偿范围是如何规定的?2023-04-03 4921 次阅读
- 在多重买卖场合,给付不能时,能否主张构成欺诈?2023-06-09 3556 次阅读
- 工资7号刚发,然后我想问国庆假期正常放了,如果离职国庆这几天算不算工资?2023-10-27 4461 次阅读
- 农村宅基地归谁所有?2023-05-06 4861 次阅读
- 婚后拆迁分的安置房离婚后要怎么分配?2023-06-25 3073 次阅读
- 背靠背条款有效的,一方怠于履行相关义务的,可以视为背靠背条件已成就吗?2023-05-09 2906 次阅读
- 当事人双方对合同整个内容的变更,不属于合同变更而是合同更新2023-06-23 124 次阅读
- 股东资格确认纠纷是什么?包括哪些类型?2023-06-08 2306 次阅读
- 债权转让通知对经营者发生效力后,受让人能否请求经营者向其按照预付式消费合同约定兑付商品或者提供服务?能否要求经营者提供更名、修改密码等服务?2025-06-05 3844 次阅读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