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事人并不想取得财产上的不法利益,能构成欺诈吗?
来源∶
法图灵解法 2023-06-09 2915 次阅读
也能构成欺诈。
当事人故意告知对方虚假事实,只要妨碍了对方自由地为意思表示,不论是否旨在取得财产上的不法利益,均可构成欺诈。
构成欺诈必须有欺诈的故意。这是认定欺诈的主观要件。所谓欺诈的故意,是指欺诈的一方明知自己告知对方的情况是虚假的且会使对方陷入错误认识,而希望或放任这种结果的发生的心理状态。该故意包括陈述虚假事实的故意,使他人因错误而为意思表示的故意,但不包括有取得财产上的不法利益的故意。因为这里的着眼点主要在于是否妨碍他人自由地为意思表示,只要妨碍了他人自由地为意思表示,不论是否旨在取得财产上的不法利益,均可构成欺诈。
还是不懂?点击免费提问
AI律师随时为您解答法律细节
- 其他法律问题
- 以老公的名义出钱开的公司离婚时怎么处理?2023-03-28 2731 次阅读
- 网络赌钱银行卡被冻结会被拘留吗?2024-08-13 2606 次阅读
- 嫖娼被抓是犯罪吗?2023-03-10 3940 次阅读
- 实际施工人(包括转包关系中的承包人、违法分包关系中的承包人、挂靠或者借用建筑业企业资质的承包人等)是否享有建设工程价款优先受偿权?2023-06-03 4151 次阅读
- 对于民间借贷纠纷案件是否应予中止审理的相关证据材料,人民法院应否依职权调取?2023-07-07 2994 次阅读
- 有哪些法条对合同变更进行了规定?2023-06-23 157 次阅读
- 有限责任公司股东资格的认定规则?2023-07-07 293 次阅读
- 婚前出资购买婚后取得产权证的房屋权属和分割?2023-04-19 2971 次阅读
- 运输过程中受伤了怎么办?2023-01-06 4416 次阅读
- 在计算经济补偿金时,企业改制中关于职工工作年限的约定是否有效?2023-07-27 2386 次阅读
客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