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事人并不想取得财产上的不法利益,能构成欺诈吗?
来源∶
法图灵解法 2023-06-09 2914 次阅读
也能构成欺诈。
当事人故意告知对方虚假事实,只要妨碍了对方自由地为意思表示,不论是否旨在取得财产上的不法利益,均可构成欺诈。
构成欺诈必须有欺诈的故意。这是认定欺诈的主观要件。所谓欺诈的故意,是指欺诈的一方明知自己告知对方的情况是虚假的且会使对方陷入错误认识,而希望或放任这种结果的发生的心理状态。该故意包括陈述虚假事实的故意,使他人因错误而为意思表示的故意,但不包括有取得财产上的不法利益的故意。因为这里的着眼点主要在于是否妨碍他人自由地为意思表示,只要妨碍了他人自由地为意思表示,不论是否旨在取得财产上的不法利益,均可构成欺诈。
还是不懂?点击免费提问
AI律师随时为您解答法律细节
- 其他法律问题
- 对保证的方式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是什么保证?2023-03-03 3701 次阅读
- 什么情形下可以申请劳动能力复查鉴定?2024-01-18 4808 次阅读
- 哪些物业管理服务事项应当在物业管理服务合同中约定?2023-04-11 5566 次阅读
- 营业执照怎么更换姓名?2023-03-09 2694 次阅读
- 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只对特定个案中公司的独立人格予以否认,而不是对该公司法人人格的全面、彻底、永久地否认2023-06-13 147 次阅读
- 特许人与消费者订立预付式消费合同,消费者因权益受到损害可以请求被特许人承担责任吗?2025-05-27 2264 次阅读
- 并非所有在召集、主持、通知和股东会决议形成中存在的瑕疵,均会导致公司决议不成立2023-06-12 186 次阅读
- 无权代理人实施的代理行为不具备民事法律行为有效的一般条件的,还能成立表见代理吗?2023-05-17 4860 次阅读
- 抵押权随主债权一并转让的,是否需要办理抵押权转移登记?2023-07-27 5247 次阅读
- 在校学生能签订劳动合同吗?2024-02-03 5101 次阅读
客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