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无法确定合同履行期限时,怎样决定是否需要给债务人准备履行债务的时间?
来源∶
法图灵解法 2023-06-23 169 次阅读
应当根据债务金额的大小、实际消费水平的高低和履行方式的难易程度等因素确定。
《民法典》第五百一十一条第(四)项规定,当事人就合同履行期限约定不明确,依照《民法典》第五百一十条的规定仍不能确定的,债务人可以随时履行,债权人也可以随时要求履行,但应当给对方必要的准备时间。
可见,在不能确定合同履行期限的情形下,债权人要求债务人履行债务的,应当给债务人必要的准备时间。
“必要的准备时间”可由当事人约定,约定不成的,应当由法官依据法律规定进行自由裁量。至于如何认定“必要的准备时间”中“必要”的构成要件,在实际交易中应根据债务金额的大小、实际消费水平的高低和履行方式的难易程度等因素确定。
人民法院在审理具体案件时,如果涉及此类问题,亦应当针对具体案情,按照通常的交易准则、习惯及惯例,进行具体分析论证后作出公平的确定。
还是不懂?点击免费提问
AI律师随时为您解答法律细节
- 其他法律问题
- 被执行人提出超标的查封异议,法院应重点审查哪些内容?2023-05-16 5166 次阅读
- 男方结婚登记的时候隐瞒患有梅毒,我该怎么办?2024-11-06 4056 次阅读
- 农村宅基地房屋能否自由买卖?2023-08-04 2920 次阅读
- “买卖不破租赁”是什么意思?2023-05-29 3562 次阅读
- 当事人提起股东资格消极确认之诉的处理?2023-07-07 323 次阅读
- *以合法建地抵押,但建筑违法,能否使抵押合同无效?2023-07-07 4817 次阅读
- 劳动者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后,是否仍需履行竞业限制义务?2023-05-06 3572 次阅读
- 可以从借款本金中预扣利息吗?2023-05-06 3556 次阅读
- 若公司不设监事会,能否设置多个监事?2025-07-28 3445 次阅读
- 被欺诈人虽因欺诈行为陷入错误,但并未作出意思表示的,构成欺诈吗?2023-06-09 4207 次阅读
客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