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集家暴证据时有哪些法律程序需要注意?
来源∶
法图灵解法 2024-11-06 3717 次阅读
在收集家暴证据时,需要注意以下法律程序:
1、及时报案:首先,受害人或其近亲属、朋友等应立即向公安机关报案。报案是启动法律程序的重要一步,也是收集证据的关键环节。报案后,公安机关会及时出警,制止家庭暴力,并按照有关规定调查取证。
2、保护现场:在报案之前或之后,受害人应尽可能保护现场,包括拍照、录像、保留施暴者使用的凶器等。这些证据对于后续的法律程序至关重要。
3、就医并保留医疗记录:如果受害人受伤,应立即就医,并保留医疗记录。医疗记录是证明家暴存在的重要证据之一,包括伤情照片、诊断证明、治疗记录等。
4、收集其他证据:除了上述证据外,受害人还可以收集其他证据,如施暴者的悔过书、保证书、录音、录像、短信、微信聊天记录等。这些证据可以进一步证明家暴的存在和施暴者的行为。
5、向相关机构求助:受害人可以向当地的妇女联合会、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等机构求助,这些机构可以提供法律援助、心理咨询、庇护等帮助。同时,这些机构的记录也可以作为证据使用。
6、申请人身安全保护令:如果受害人面临家庭暴力的现实危险,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人身安全保护令。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的相关规定,人民法院可以根据申请人的申请,作出禁止被申请人实施家庭暴力、禁止被申请人骚扰申请人等保护令。
7、注意证据的合法性和有效性:在收集证据的过程中,要注意证据的合法性和有效性。证据必须符合法律规定的形式和来源,且必须经过法庭的认证和质证才能被采纳。
-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 第三条 家庭成员之间应当互相帮助,互相关爱,和睦相处,履行家庭义务。 反家庭暴力是国家、社会和每个家庭的共同责任。 国家禁止任何形式的家庭暴力。
-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 第十三条 家庭暴力受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可以向加害人或者受害人所在单位、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妇女联合会等单位投诉、反映或者求助。有关单位接到家庭暴力投诉、反映或者求助后,应当给予帮助、处理。 家庭暴力受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也可以向公安机关报案或者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诉。 单位、个人发现正在发生的家庭暴力行为,有权及时劝阻。
-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 第十五条 公安机关接到家庭暴力报案后应当及时出警,制止家庭暴力,按照有关规定调查取证,协助受害人就医、鉴定伤情。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因家庭暴力身体受到严重伤害、面临人身安全威胁或者处于无人照料等危险状态的,公安机关应当通知并协助民政部门将其安置到临时庇护场所、救助管理机构或者福利机构。
-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 第二十一条 监护人实施家庭暴力严重侵害被监护人合法权益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被监护人的近亲属、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等有关人员或者单位的申请,依法撤销其监护人资格,另行指定监护人。 被撤销监护人资格的加害人,应当继续负担相应的赡养、扶养、抚养费用。
-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 第二十二条 工会、共产主义青年团、妇女联合会、残疾人联合会、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等应当对实施家庭暴力的加害人进行法治教育,必要时可以对加害人、受害人进行心理辅导。
-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 第三十条 人身安全保护令的有效期不超过六个月,自作出之日起生效。人身安全保护令失效前,人民法院可以根据申请人的申请撤销、变更或者延长。
-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办理人身安全保护令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 第六条 人身安全保护令案件中,人民法院根据相关证据,认为申请人遭受家庭暴力或者面临家庭暴力现实危险的事实存在较大可能性的,可以依法作出人身安全保护令。 前款所称“相关证据”包括: (一)当事人的陈述; (二)公安机关出具的家庭暴力告诫书、行政处罚决定书; (三)公安机关的出警记录、讯问笔录、询问笔录、接警记录、报警回执等; (四)被申请人曾出具的悔过书或者保证书等; (五)记录家庭暴力发生或者解决过程等的视听资料; (六)被申请人与申请人或者其近亲属之间的电话录音、短信、即时通讯信息、电子邮件等; (七)医疗机构的诊疗记录; (八)申请人或者被申请人所在单位、民政部门、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妇女联合会、残疾人联合会、未成年人保护组织、依法设立的老年人组织、救助管理机构、反家暴社会公益机构等单位收到投诉、反映或者求助的记录; (九)未成年子女提供的与其年龄、智力相适应的证言或者亲友、邻居等其他证人证言; (十)伤情鉴定意见; (十一)其他能够证明申请人遭受家庭暴力或者面临家庭暴力现实危险的证据。


还是不懂?点击免费提问
AI律师随时为您解答法律细节

- 其他法律问题
- 劳动者两次违反竞业限制协议,竞业限制违约金如何计算?2023-05-06 2904 次阅读
- 如何区分借贷式诈骗和民间借贷?2025-07-01 3730 次阅读
- 勘察人、设计人是否享有建设工程价款优先受偿权?2023-06-03 3789 次阅读
- 抵押权随主债权一并转让的,是否需要办理抵押权转移登记?2023-07-27 5141 次阅读
- 商标名称可以取很长吗?2023-03-08 2526 次阅读
- 被执行人为房地产开发企业,法院能否执行被执行人名下的商品房预售监管账户中的资金?2023-05-09 4521 次阅读
- 对于未竣工工程,承包人主张建设工程价款优先受偿权的范围如何界定?2023-06-06 3397 次阅读
- 哪些不是“公司”?2023-06-02 2426 次阅读
- 对夫妻双方均可承租的公房,应依照什么原则处理?2023-04-24 4419 次阅读
- 离婚后孩子归男方,女方想要回可以吗?2023-04-13 2293 次阅读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