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义股东处分股权的行为性质?法律后果?以何种标准认定相对人是否构成 “善意”?
来源∶
法图灵解法 2025-01-02 3730 次阅读
名义股东处分股权的行为属于无权处分,应按善意取得规则处理。具体为:无处分权人将不动产或者动产转让给受让人的,所有权人有权追回;除法律另有规定外,符合下列情形的,受让人取得该不动产或者动产的所有权:
(一)受让人受让该不动产或者动产时是善意;
(二)以合理的价格转让;
(三)转让的不动产或者动产依照法律规定应当登记的已经登记,不需要登记的已经交付给受让人。
受让人依据前款规定取得不动产或者动产的所有权的,原所有权人有权向无处分权人请求损害赔偿。
“受让人不知道且不应当知道”的标准为:只要受让人证明其查阅公司的章程、股东名册、出资证明书等公司文件表明出资义务已经履行,即已完成不知道且不应当知道的证明责任。
除无处分权人提供反驳证据,证明受让人实际知道或应当知道。比如,受让价格明显异常,在价格谈判时已考虑到了出资瑕疵的情况。
-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若干问题的规定(三)(2020修正)》 第二十五条 名义股东将登记于其名下的股权转让、质押或者以其他方式处分,实际出资人以其对于股权享有实际权利为由,请求认定处分股权行为无效的,人民法院可以参照民法典第三百一十一条的规定处理。 名义股东处分股权造成实际出资人损失,实际出资人请求名义股东承担赔偿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三百一十一条 无处分权人将不动产或者动产转让给受让人的,所有权人有权追回;除法律另有规定外,符合下列情形的,受让人取得该不动产或者动产的所有权: (一)受让人受让该不动产或者动产时是善意; (二)以合理的价格转让; (三)转让的不动产或者动产依照法律规定应当登记的已经登记,不需要登记的已经交付给受让人。 受让人依据前款规定取得不动产或者动产的所有权的,原所有权人有权向无处分权人请求损害赔偿。 当事人善意取得其他物权的,参照适用前两款规定。
还是不懂?点击免费提问
AI律师随时为您解答法律细节
- 其他法律问题
- 第三人能否依据新公司法第 191 条要求事实董事、影子董事承担赔偿责任?2025-01-20 5123 次阅读
- 设施农用地规模如何确定?2023-07-14 5188 次阅读
- 终止施工和恢复施工时应当怎样向主管部门报告?2023-05-24 4046 次阅读
- 如果我父母没有履行抚养义务,我是否有权利要求不再承担赡养的责任呢?2023-05-06 3789 次阅读
- 未签物业合同可拒交物业费吗?2024-12-13 2924 次阅读
- *以合法建地抵押,但建筑违法,能否使抵押合同无效?2023-07-07 4832 次阅读
- 如果股东在章程中约定了三年缴足出资,那么最长缴纳期限是三年还是五年?股东是否可以分批缴纳认缴的出资额?2024-08-15 5344 次阅读
- “无正当理由”的认定?2023-06-25 453 次阅读
- 承包人在工程所在地之外缴纳社会保险,不能证明该费用与工程有关的,社会保险费是否应计入工程价款?2023-05-09 2584 次阅读
- 刑事案件能否调解?2023-04-11 3315 次阅读
客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