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义股东处分股权的行为性质?法律后果?以何种标准认定相对人是否构成 “善意”?
来源∶
法图灵解法 2025-01-02 3678 次阅读
名义股东处分股权的行为属于无权处分,应按善意取得规则处理。具体为:无处分权人将不动产或者动产转让给受让人的,所有权人有权追回;除法律另有规定外,符合下列情形的,受让人取得该不动产或者动产的所有权:
(一)受让人受让该不动产或者动产时是善意;
(二)以合理的价格转让;
(三)转让的不动产或者动产依照法律规定应当登记的已经登记,不需要登记的已经交付给受让人。
受让人依据前款规定取得不动产或者动产的所有权的,原所有权人有权向无处分权人请求损害赔偿。
“受让人不知道且不应当知道”的标准为:只要受让人证明其查阅公司的章程、股东名册、出资证明书等公司文件表明出资义务已经履行,即已完成不知道且不应当知道的证明责任。
除无处分权人提供反驳证据,证明受让人实际知道或应当知道。比如,受让价格明显异常,在价格谈判时已考虑到了出资瑕疵的情况。
-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若干问题的规定(三)(2020修正)》 第二十五条 名义股东将登记于其名下的股权转让、质押或者以其他方式处分,实际出资人以其对于股权享有实际权利为由,请求认定处分股权行为无效的,人民法院可以参照民法典第三百一十一条的规定处理。 名义股东处分股权造成实际出资人损失,实际出资人请求名义股东承担赔偿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三百一十一条 无处分权人将不动产或者动产转让给受让人的,所有权人有权追回;除法律另有规定外,符合下列情形的,受让人取得该不动产或者动产的所有权: (一)受让人受让该不动产或者动产时是善意; (二)以合理的价格转让; (三)转让的不动产或者动产依照法律规定应当登记的已经登记,不需要登记的已经交付给受让人。 受让人依据前款规定取得不动产或者动产的所有权的,原所有权人有权向无处分权人请求损害赔偿。 当事人善意取得其他物权的,参照适用前两款规定。


还是不懂?点击免费提问
AI律师随时为您解答法律细节

- 其他法律问题
- 执行程序中,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转让的金融不良债权的债务人或担保人为国家机关,债权受让人向法院申请变更为申请执行人,法院应如何审查?2023-05-16 3327 次阅读
- 在消费购物中,哪些属于霸王条款?2023-03-28 4321 次阅读
- 原告请求确认公司决议不成立、无效或者撤销决议的案件,应当列公司为唯一被告2023-06-12 153 次阅读
- 孩子抚养费的给付期限是多少?2023-06-21 4526 次阅读
- 资产评估机构的股东退股时能否要求分配职业风险基金?2023-07-07 223 次阅读
- 关于行为人借用单位公章从事民事行为或者实施犯罪时单位是否承担民事责任问题2023-05-17 3124 次阅读
- 建设工程合同包括哪几类?2023-01-06 4475 次阅读
- 抵押当事人应当具备哪些条件?2023-06-30 164 次阅读
- 对隐蔽质量瑕疵如何处理?2023-06-26 179 次阅读
- 负有清算义务的股东拒不清算、怠于清算以及在清算过程中有严重过错的,该股东对公司债务承担连带清偿责任2023-06-13 169 次阅读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