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权代持协议属于什么性质?如何判断其效力?如认定无效,后果如何?
来源∶
法图灵解法 2025-01-02 4797 次阅读
股权代持协议符合委托合同的特征,属于《民法典》925条规定的间接代理,作为委托人隐名股东享有任意解除权。
依据新公司法第 140 条第 2 款可知,公司法并未禁止所有股权代持均无效,只有违反法律、行政法规规定代持才无效。比如规避金融机构持股比例、持股资格规定的代持协议,应认定无效。
确认代持无效后,如隐名股东在持股资格、人合性等方面无障碍,应当支持隐名股东显名的请求,这相当于无效情况下能够返还财产的要予以返还;但如果存在障碍,则不能支持股东显名的主张,只能判令股权转让(限制竞买条件的拍卖、变卖等)给具备持股条件的人,隐名股东取得相应价款,或根据事实情况对名义股东、隐名股东按一定比例分配。无论民事权益判决归属于哪一方,都不影响行政管理部门依法没收股权或相应价款等行政处罚。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九百二十五条 受托人以自己的名义,在委托人的授权范围内与第三人订立的合同,第三人在订立合同时知道受托人与委托人之间的代理关系的,该合同直接约束委托人和第三人;但是,有确切证据证明该合同只约束受托人和第三人的除外。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九百二十六条 受托人以自己的名义与第三人订立合同时,第三人不知道受托人与委托人之间的代理关系的,受托人因第三人的原因对委托人不履行义务,受托人应当向委托人披露第三人,委托人因此可以行使受托人对第三人的权利。但是,第三人与受托人订立合同时如果知道该委托人就不会订立合同的除外。 受托人因委托人的原因对第三人不履行义务,受托人应当向第三人披露委托人,第三人因此可以选择受托人或者委托人作为相对人主张其权利,但是第三人不得变更选定的相对人。 委托人行使受托人对第三人的权利的,第三人可以向委托人主张其对受托人的抗辩。第三人选定委托人作为其相对人的,委托人可以向第三人主张其对受托人的抗辩以及受托人对第三人的抗辩。
-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2023修订)》 第一百四十条 上市公司应当依法披露股东、实际控制人的信息,相关信息应当真实、准确、完整。 禁止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代持上市公司股票。


还是不懂?点击免费提问
AI律师随时为您解答法律细节

- 其他法律问题
- 催告解除合同的适用情形?2023-06-26 191 次阅读
- 预约合同与附条件民事法律行为的区分?2023-06-25 204 次阅读
- 消费者签订预付式消费合同后,因身体健康原因可以请求解除合同吗?2025-06-12 3759 次阅读
- 仅有法定代表人签名的合同有效吗?2023-06-02 5019 次阅读
- 商品房包销与代销的区分?2023-06-26 424 次阅读
- 父母将房产给过户给子女时该如何保障自己的居住权?2023-04-05 3920 次阅读
- 在具体纠纷案件中如何分配举证责任?2023-05-12 2900 次阅读
- 一方出轨,在什么情况下构成重婚?2023-06-25 3198 次阅读
- 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的人员向用人单位主张工伤待遇的,应如何处理?2023-06-12 2404 次阅读
- 股东转让股权后是否有权分配转让之前的利润?2023-07-07 172 次阅读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