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打赏主播父母要求退款
来源∶
法图灵解法 2023-03-31 4664 次阅读
原告张某的女儿张小某,出生于2011年,为小学五年级学生。张小某于2022年4月19日晚上在张某不知情的情况下使用张某的手机通过某直播平台,在主播诱导下通过张某支付宝账户支付给被告某数码科技有限公司经营的“某点卡专营店”5949.87元,用于购买游戏充值点卡,共计4笔。该4笔交易记录发生在2022年4月19日21时07分53秒至2022年4月19日21时30分00秒。张某认为,张小某作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使用其手机在半个小时左右的时间里从被告处购买游戏充值点卡达到5949.87元,并且在当天相近时间段内向其他游戏点卡网络经营者充值及进行网络直播打赏等消费10余万元,显然已经超出与其年龄、智力相适宜的范围,被告应当予以返还,遂诉至法院请求被告返还充值款5949.87元。
法典规定,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其年龄、智力、精神状况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实施的其他民事法律行为经法定代理人同意或者追认后有效。
本案中,原告张某的女儿张小某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张小某使用其父支付宝账号分4次向被告经营的点卡专营店共支付5949.87元,该行为明显已经超出与其年龄、智力相适宜的程度,现原告张某对张小某的行为不予追认,被告应当将该款项退还原告。
当前,随着互联网的普及,未成年人上网行为日常化,未成年人网络打赏、网络充值行为时有发生。
本案裁判结合原告女儿在相近时间内其他充值打赏行为等情况,认定充值行为明显超出与其年龄、智力相适宜的程度,被告应当返还充值款,依法维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有利于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网络空间和法治环境。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十九条 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经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认;但是,可以独立实施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其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百四十五条 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其年龄、智力、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实施的其他民事法律行为经法定代理人同意或者追认后有效。 相对人可以催告法定代理人自收到通知之日起三十日内予以追认。法定代理人未作表示的,视为拒绝追认。民事法律行为被追认前,善意相对人有撤销的权利。撤销应当以通知的方式作出。
还是不懂?点击免费提问
AI律师随时为您解答法律细节
- 其他经典案例
- 楼上积水楼下被淹,损失谁来赔?2025-08-20 4263 次阅读
残障人士吴某钊遭兄弟非法侵占宅基地2023-03-31 2445 次阅读
老人死亡,亲属起诉养老机构2023-05-22 330 次阅读
被性骚扰进行反抗属于正当防卫!2023-08-29 5152 次阅读- 在网络平台上采用侮辱、诽谤方式侵害卫国戍边英雄烈士名誉、荣誉构成犯罪并应承担民事责任2023-10-24 3669 次阅读
- 用人单位依法终止与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的劳动者的劳动合同无需支付经济赔偿金2024-02-03 3475 次阅读
- 网约配送员与平台企业之间是否存在劳动关系?2023-12-12 2690 次阅读
- 租客未及时交房租,一定要解除合同吗?2024-09-20 3259 次阅读
张某不满调岗诉公司劳动争议纠纷案2023-04-17 2686 次阅读- 劳动者不服从单位合理工作安排构成严重违反公司规章制度2023-12-01 2746 次阅读
客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