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中,如何认定“其他负有保密义务的人员”?
来源∶
法图灵解法 2023-05-06 3297 次阅读
对于其他负有保密义务的人员,没有明确的法律界定。
一般认为,如劳动者职务属于技术研发、销售、财务等敏感岗位,则可推定其具有接触用人单位技术秘密或经营秘密的便利;如劳动者职务并不涉及敏感岗位,则需用人单位举证证明两个方面:一是本单位具有特定技术或经营秘密;二是劳动者存在接触商业秘密的可能。


还是不懂?点击免费提问
AI律师随时为您解答法律细节

- 其他法律问题
- 什么是同时履行抗辩权?2023-06-03 3533 次阅读
- 退货是否意味着解除合同?2023-07-14 2429 次阅读
- 对《刑法》第三百五十条第二款“明知他人制造毒品而为其生产、买卖、运输用于制造毒品的原料、配剂,认定制造毒品罪的共犯”,适用时应当注意哪些问题?2023-05-10 5140 次阅读
- 借贷双方仅仅只对逾期利率和违约金一者有约定,怎么处理?2023-05-19 5074 次阅读
- 什么是不定时工作制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2023-04-17 2346 次阅读
- 他人故意言语挑唆我,我能打他吗?2023-03-20 4087 次阅读
- 用人单位在其制定的劳动规章制度或员工手册中直接规定竞业限制义务,是否有效?2023-05-06 2369 次阅读
- 公司章程备案需要注意的什么?2025-03-20 4377 次阅读
- 非全日制用工劳动报酬的结算支付周期为多长时间?2023-09-20 2653 次阅读
- *我和老公在婚姻期间一起购买了人身保险,但后来离婚了,现金价值部分应该怎么处理呢?2023-05-06 3345 次阅读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