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中,如何认定“其他负有保密义务的人员”?
来源∶
法图灵解法 2023-05-06 3276 次阅读
对于其他负有保密义务的人员,没有明确的法律界定。
一般认为,如劳动者职务属于技术研发、销售、财务等敏感岗位,则可推定其具有接触用人单位技术秘密或经营秘密的便利;如劳动者职务并不涉及敏感岗位,则需用人单位举证证明两个方面:一是本单位具有特定技术或经营秘密;二是劳动者存在接触商业秘密的可能。


还是不懂?点击免费提问
AI律师随时为您解答法律细节

- 其他法律问题
- 空头支票是什么?2024-11-19 3311 次阅读
- 违法建筑物抵押合同有效吗?2023-07-07 4705 次阅读
- 借款债权的继承2023-05-06 5277 次阅读
- 人身损害赔偿纠纷的性质如何认定?2023-06-25 234 次阅读
- 网购送的赠品有质量问题可以索赔吗?2023-03-28 4206 次阅读
- 装饰装修工程的承包方可否就全部工程主张建设工程价款优先受偿权?2023-05-26 3195 次阅读
- 关于行为人借用单位公章从事民事行为或者实施犯罪时单位是否承担民事责任问题2023-05-17 3087 次阅读
- 解除权人发出的解除合同通知可以撤销吗?2023-06-09 3034 次阅读
- 遭受他人侵害造成人身损害,可以主张哪些赔偿?2024-03-22 5010 次阅读
- 关于《公司法解释四》第十二条规定的侵权责任主体的界定问题2023-06-16 98 次阅读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