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中,如何认定“其他负有保密义务的人员”?
来源∶
法图灵解法 2023-05-06 3245 次阅读
对于其他负有保密义务的人员,没有明确的法律界定。
一般认为,如劳动者职务属于技术研发、销售、财务等敏感岗位,则可推定其具有接触用人单位技术秘密或经营秘密的便利;如劳动者职务并不涉及敏感岗位,则需用人单位举证证明两个方面:一是本单位具有特定技术或经营秘密;二是劳动者存在接触商业秘密的可能。


还是不懂?点击免费提问
AI律师随时为您解答法律细节

- 其他法律问题
- 《公司法解释四》第十二条所称“损失”的含义及范围?2023-06-16 72 次阅读
- 一人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对其个人财产是否与公司财产相分离负有举证责任2023-06-13 89 次阅读
- 委托开发所产生的成果,专利申请权归谁?2023-03-16 2609 次阅读
- 借款人突然去世,这笔钱还能要回来吗?2023-04-05 2282 次阅读
- 表见代理最重要的特征是相对人有正当理由相信行为人有代理权,而不问本人是否有过错吗?2023-05-17 3789 次阅读
- 抵押合同一般包括哪些内容?2023-07-01 110 次阅读
- 合同债权人违约转让合同,谁负责?2023-07-23 4754 次阅读
- 如何认定股东出资方式在公司设立后是否发生了变更?2023-07-14 2406 次阅读
- 债权人提出横向法人人格否认的,即由关联公司为公司债务承担连带责任,如何把握判断标准?2025-03-03 4804 次阅读
- 用人单位无故辞退劳动者,需要承担什么赔偿责任?2023-03-16 4502 次阅读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