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意的认定?
来源∶
法图灵解法 2023-06-25 553 次阅读
我国司法实践中掌握的恶意为行为人于行为时明知其行为缺乏法律上的根据或行为相对人没有权利,行为可能损害他人的合法权益而为之。确认行为人的行为缺乏法律上的根据或行为相对人没有权利的标准是如果行为人尽一般人具有的起码注意就能够知道,即为应当知道。


还是不懂?点击免费提问
AI律师随时为您解答法律细节

- 其他法律问题
- 继承遗产会继承债务吗2023-04-06 4784 次阅读
- 债务人作为抵押人时,抵押权人放弃该抵押权、抵押权顺位或者变更抵押权时,如何确定其他担保人的责任?2023-07-27 2470 次阅读
- 股东减资是否也要全体股东同比例进行?2024-09-19 4215 次阅读
- 为什么要开展农村宅基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2023-07-27 3013 次阅读
- 合同中涂改的部分是否有效力?2023-01-06 3785 次阅读
- 拼装车、报废车辆进行私下转让的,发生交通事故后,责任由谁承担?2023-04-25 3906 次阅读
- 判断违约金是惩罚性还是补偿性的标准?2023-06-26 168 次阅读
- 挂靠人为完成工程施工,以被挂靠人的名义对外签订购销合同,未及时付款,被挂靠人是否应和挂靠人对此债务承担连带责任?2023-05-24 3060 次阅读
- 入职登记表可以替代劳动合同吗?2023-12-01 4358 次阅读
- 隐名股东在显名前,不具有提起公司决议撤销之诉的原告资格2023-06-12 126 次阅读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