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意的认定?
来源∶
法图灵解法 2023-06-25 603 次阅读
我国司法实践中掌握的恶意为行为人于行为时明知其行为缺乏法律上的根据或行为相对人没有权利,行为可能损害他人的合法权益而为之。确认行为人的行为缺乏法律上的根据或行为相对人没有权利的标准是如果行为人尽一般人具有的起码注意就能够知道,即为应当知道。


还是不懂?点击免费提问
AI律师随时为您解答法律细节

- 其他法律问题
- 在建设工程价款优先受偿权与抵押权发生冲突时,何者优先?2023-06-03 4173 次阅读
- 寻衅滋事行为可能会被判多久刑期?2023-04-11 2922 次阅读
- 一方主张有利息约定,一方主张没有,该怎么办?2023-05-18 3772 次阅读
- *哪些财产需要按照登记生效原则进行抵押?2023-07-07 3033 次阅读
- 企业采取以部分财产和等额债务相抵的方式与他人组建新公司,此时债务如何承担?2023-07-14 2375 次阅读
- 他人仅仅在借据、收据、欠条等债权凭证或者借款合同上签名或者盖章,能不能就此认定其为保证人,或者就此让其承担保证责任?2023-03-03 5226 次阅读
- 怎么否认公司的“独立人格”?2023-06-02 3882 次阅读
- 只有具有明确的人格混同的事实,并且严重损害债权人利益,无法通过其他途径救济时,才能否认公司独立人格2023-06-13 104 次阅读
- 执行法院受理执行异议后无正当理由超过法定期限不作出异议裁定,异议人向上一级法院提出异议的,应如何处理?2023-05-16 4847 次阅读
- 设施农用地可以占用永久基本农田吗?2023-05-06 4016 次阅读
客服